本报讯(黄志亮 薛港城)近日,常山开发区常山社区“两委”干部前往白石山耕地恢复地块,在田间地头与土地承包户亲切交谈,关心了解水稻品种、秧苗长势、水利设施、机耕道路等方面情况。
“这片水田是常山社区第一期耕地恢复的地块,面积87.05亩。我们严格落实‘四定一督’机制,土地种上了水稻和其他粮食作物,收入也增加了。”常山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黄志斌介绍道。
为进一步加强耕地管理和保护,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加快推进农村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提高耕地利用率,常山开发区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耕地恢复工作。去年下半年以来,常山开发区采取“成立专班、定期调度、考核督导”等三项机制,下好耕地恢复一盘棋;聚焦三个维度,即摸清底数有“深度”、加强指导有“温度”、补偿激励有“力度”,全方位推动耕地恢复工作;着力“乡贤借力”“连片合力”“特色发力”等三个突出,耕地恢复压茬稳步推进。目前,全区已完成耕地恢复验收300亩,整合撂荒土地400亩,新平整土地300亩,盘活土地1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