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小惠)日前,年近八十的龙文区蓝田街道东屿社区居民林阿伯因在路边晕倒被送至漳州市第三医院。家属办理住院后,向东屿社区“社区康健专项资金”申请陪护服务。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接单核实确认后,随即安排社区护工为林阿伯提供陪护服务直至康复出院。
经管理委员会审批,林阿伯属于五保户,享受全额补助陪护费用。目前,管理委员会已将1200元陪护费用全额支付给陪护人员。
居民享受就医陪护,“社区康健专项资金”买单,这是今年以来东屿社区积极探索的社区治理新模式,重点关注解决的是居民的“医有所护”难题。
近年来,由于城市空间规划的发展变迁,作为龙文区中心城区腹地的东屿社区经历了大面积征迁,部分群众面临就业渠道不畅,就业门路不宽等问题。此外,社区整体人口老龄化突出,独生子女户和二女户占比高,老人住院无人陪护问题相对突出。为此,该社区创新开设“社区康健专项资金”,依托东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该社区有陪护需要的60周岁以上原住民、低保户、特困户等人群提供陪护补助。
“为解决部分居民的再就业问题,社区还成立了专门的陪护机构,免费培训社区50—60周岁、有意向从事护工的居民考取护工证,作为社区护工提供陪护服务。”东屿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志文介绍。
截至目前,该“社区康健专项资金”已筹资80余万元,召集持证社区护工10余人。下一步,东屿社区还计划将服务范围拓展到陪诊陪护、送药上门及母婴护理等各方面,并探索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