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惠春
雨季终于过去了。闺蜜青狐抓住时机即刻乘船出游到海边骑马,并在游船上拿着本《与月光和解》拍了封面照发过来,照片的背景是蔚蓝的大海,深蓝色的封面与背景相得益彰,在雨后初晴的日子特别养眼。
这世间有些缘分就是很巧妙。某次发现青狐在朋友圈与我多年前的外地同窗互动频繁,外地的同学在一个叫漈下的村落过着农耕般亲近自然的生活。青狐说她特别喜欢那个村落,一去再去。每天在晨光中醒来,即可感受到新鲜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在那个村落,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了最纯朴的生活状态,可以体验播种、浇水、收割等农活,感受农耕的乐趣。有时看着青狐发过来的照片,那些快乐如此真实纯粹,仿佛能够穿透屏幕,直接触及我们内心深处的柔软。
有时,特别羡慕青狐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充满了诗意和禅意。青狐的生活与作家白落梅的山居岁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白落梅的文字里,我们可窥见她在落梅山庄的生活片段。白落梅说,山间的雨,有时落上几天几夜,缠绵温柔。窗外水汽氤氲,迷雾笼罩,辨不出是秦是汉,更不知今夕何年。推窗所见的,便是梅花。山间的梅,有一种野气,有些任性,不似园林的梅,倚着墙院,开得拘谨,太过认真,太像风景……在白落梅的生活里,落梅山庄是仙境,不染红尘的风霜,也没有世俗的烦恼,适合聆听鸟语虫鸣,感受山风轻拂,观察四季更迭,从中汲取灵感,写下那些充满诗意的文字,而这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吗?可是,我不是白落梅,我拥有的,只是世俗的日子,在工作和家务生活中,时间仿佛被切割成了无数细小的碎片,让人难以寻觅片刻的宁静。如若有那么一天,闲茶一杯,或坐或卧,看风自廊檐窗台缓缓飘过,漫不经心,便是奢侈之时。
对于我们来说,柴米油盐的日子才是生活的味道,而网上看到的那些年轻人,在鲜衣怒马的年纪,带着一部相机,一个背包和一份期待,就可以踏遍大江南北,如此潇洒确实需要一种无畏的勇气和对未知的渴望。成年人的世界畏手畏尾,出个门顾虑重重。因为我们身上承担着太多的责任和压力。成年人的生活,没有随心所欲,没有简单容易,只有努力硬扛,扛到最后,拼的往往是一个人的扛事能力和自愈能力。像前段时间断断续续下了一个多月的雨,走在路上随处可见接送孩子的人群,骑着电动车或自行车在雨中艰难地穿梭。小孩子们在后座上紧紧依偎着大人的后背,小小的身影显得尤为脆弱。雨水顺着雨衣的边缘滑落,滴滴答答地敲打着地面。雨越下越大,尽管雨衣遮住了头部,但半截身子依然被雨水打湿,在风雨飘摇中努力往家的方向前进。这种情境下,人们可能会感到些许的狼狈,日子有风有雨也有阳光,有时让我们措手不及,却又不得不面对,这不正是大多数成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翻看青狐发来的照片,图中的她耳边别着一朵鸡蛋花,花瓣洁白如玉,中间点缀着淡黄色的花蕊,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个温柔的微笑,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夏日的浪漫故事,温暖而明亮,让人不禁沉浸在这份美好之中。我想,一个人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心的那份从容与自信。一如林语堂先生所言,最适合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个热诚的、悠闲的、无恐惧的人。林语堂先生的书房名为“有不为斋”,有所不为然后可以有为。美国有位主持人曾在她的自传中写过,人生不仅仅是要追求达到怎样的事业成就,而且是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后者才是我们最大的人生目标。
日子总有散落一地的鸡毛,让人有时感到无奈和疲惫。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心中依然能开出一朵花,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这才是我们真正地活出自己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