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1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1版:要闻

漳浦县赤湖镇:

“新”书记理“旧账” 全“绿”以“复”生态美

漳浦县赤湖镇党委书记郑乾元(右一)在七星海项目现场督导违建拆除 本报记者 黄子君 摄

6月28日一大早,漳浦县赤湖镇党委书记郑乾元乘车赶往七星海景区。

夏天的海边,天高水阔,海风轻送。郑乾元没心思看海,他戴上安全帽,直奔拆违现场。

去年12月,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到赤湖镇的共有三个问题,“七星海旅游度假区项目违规占用防护林地75.4亩”便是其中一个。

“沿海防护林,是沿海地区防灾减灾的重要屏障。没了防护林,要不了多久,风沙就会吹进附近的村庄和农田。”郑乾元忧心忡忡地说。

拆违现场,挖掘机的破碎锤长驱直入。机械作业的轰鸣声打破了海边的宁静。顷刻间,一面墙壁只剩残垣。

“今天拆的是哪一部分?”郑乾元询问七星海项目现场整改负责人朱毅钧。

“今天主要拆违建的海洋馆。”朱毅钧回答。

“拆的过程,要注意施工安全。拆后要及时清运建筑垃圾、植树复绿。”郑乾元叮嘱道。

目前,七星海项目已拆除违建面积47.08亩,并补植了木麻黄、垂叶榕、黄槿等植物。几个月来,这些植物长势良好,绿意蓬勃。

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一团乌云飘过,大雨倏忽而至。衣裤被打湿的郑乾元却很高兴:“木麻黄喜热喜湿,这个季节正适合它生长,拆除的进度快一点,好赶紧再种下一批。”

随后,郑乾元又马不停蹄赶往赤兰溪入海口,查看北桥村尾水处理沉淀池的建设情况。

“沿海提水式海水养殖场大量养殖尾水通过溪流直排入海”,这也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之一。

据了解,赤湖镇共有提水式海水养殖203户1708口,占地面积3117.79亩。多年来,养殖尾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海,影响海洋环境。

“要让镇里的海水养殖产业持续发展下去,养殖尾水直排问题必须痛下决心解决。几个月来,镇里一直在做养殖户的思想工作,推动他们腾退出部分养殖池,用于建设沉淀池。”郑乾元介绍。

因全镇养殖户数量多且分散,郑乾元经过多次调研,提出因地制宜、由邻近的养殖户“协商共建”模式。此次,他前往现场查看的沉淀池,便由北桥村2户养殖户协商共建。

到达沉淀池旁时,雨势渐歇。养殖户陈志云老远就迎了上来。“郑书记,刚刚一下大雨,这个坝体就松动了,沙土被雨水冲走了一部分!”

郑乾元闻言赶紧上前查看,仅采用木桩加固的坝体仍然不够牢固,恐怕无法抵挡一些恶劣天气。“加固的问题,我一定想办法帮大家解决。此外,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水质能够达标排放。”郑乾元一边说,一边拨通海洋与渔业局、生态环境局技术人员的电话,请求技术援助。

“这个沉淀池是镇里的示范点,希望它能建成一个标杆,为其他沉淀池建设提供经验。”郑乾元不满足于完成任务。 (下转第二版)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