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志亮 吴丽能)连日来,在常山开发区产业社区(标准化)工业园区里,由多个部门组成的工作组正抓紧对该区已收回的东旺饰品有限公司等5宗低效工矿用地,开展“标准地”出让前的区域评估、出具意见及办理控规入库等工作。
据了解,为推进园区产城人融合和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常山开发区对这140亩低效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已引进福建省兴产供销公司等项目入驻园区,工业用地容积率从不低于1.0提高到2.5。
今年来,常山开发区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导向,将低效用地再开发作为促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新途径,向“存量”要空间,转“低效”为高效。
针对长期闲置、厂房利用率低、生产空间小的企业,该区鼓励工业企业提容增效、增资扩产,已推动方长宏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实施改扩建,总面积175.09亩;针对亩均产值效益低、无力再投资的企业,该区采取“腾笼换鸟”的方式引进优势企业,通过转让“嫁接”重新投产,实现企业增产增效;针对生产空间富余、效益不足的企业,该区鼓励企业通过厂房出租或入股的方式,扩大业务范围,提升产值和用地效益。
截至目前,常山开发区已摸排低效用地33宗、1185亩,完成第一批低效用地项目上图入库9宗、234亩,并通过产业更新、联合招商、政府收储等方式,有效盘活利用低效用地573.78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