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2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6版:教育周刊

漳州举行心理危机干预应急处置演练

卫教合作 创新联动

▲救援队为“伤者”进行心理安抚 ▶救援队集结

日前,2024年漳州市心理危机干预应急处置演练在东山一中附小举行。

未雨绸缪化危机,这也是漳州市教育局与卫健委联动开展的一次校园演练。来自福建医科大学心理援助大队、漳州市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队、卫健委漳州市心理危机干预救援队、市公安系统心理危机干预救援队等成员参加演练。

卫教合作,创新联动。本次演练,模拟东南县山城镇中心小学因天气原因突发泥石流,市教育局组织学校和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联动配合,协同市卫健委、市第四医院,针对危机事件发生后的风险评估、物资调配部署、家校沟通安抚、重点人群应急救助辅导等工作,采取正确规范的现场应急处置,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真实危机事件 远比演练更复杂

“看,那就是老张。”模拟场景中,东南县山城镇政府工作人员找到市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队,“事发后我们一直在这里工作,只有老张不休息,不吃饭也不喝水,怎么劝说都不听。”

“我,我静不下来,总是很忐忑,怕还会下大雨,怕物资到不了,怕孩子们出问题……”此刻的老张,在安置点门口踱步,神情疲惫,身体僵硬。

了解到情况后,漳州市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队运用心理治疗技术,让老张逐渐放松下来。为安抚安置点内师生和救援人员情绪,市教育局心理救援队集结老师,进行心理技巧知识培训。

作为医疗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应急救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灾后应激心理伤害持续时间较长,在灾后迅速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心理危机干预,可以起到更好治疗效果。

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后,如何快速响应?心理安全防护核心环节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都是市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队需要依托情境,深刻思考的问题。

“真实的危机事件,远比演练更复杂。”市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队成员、漳州高新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邱丽煌深知,做好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干预,除了需要不断夯实相关心理知识,提升处理心理危机事件能力,更需要培养与伤者深度共情能力。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用心守护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市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队成员、东山铜陵中心小学教师甘铭燕说,除了常规心理课,学校也会不定期开展心理班会课、心理讲座、心理团辅等活动,加强校园心理健康建设,时刻关注解决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问题。

在漳州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教师陈丽华看来,通过“演”和“练”,让参训人员“代入”其境,可以让参与者更清晰明了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处置流程和工作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心理工作者应对危机事件的处置能力,“希望通过这样的演练,可以让我们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更大作用”。

集零为整、以点带面。近年来,我市心理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实施推广“校外班主任”工程,将闽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优质心理教育资源整合到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在全市215个试点班级配备“校外班主任”,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为全省乃至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探路。同时,市教育局抽调主城区20名骨干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成立市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队伍,参与漳州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日常工作。去年开展工作以来,工作队伍累计接待咨询服务512人次,临时来访家长现场咨询服务平均4人次/天,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巡讲26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团辅、游园活动21场等。目前,已在多地推广、复制该做法。

创新科技 助力心理危机干预治疗

VR科技,亮相演练现场。

“我……我感到腿软,整个人都动不了,想喊却喊不出来,早上太可怕了。我全身好痛、呼吸困难……”

“我们先来放松一下。”

在模拟场景中,卫健委漳州市心理危机干预救援队为一位受到呛伤而表达困难的学生戴上VR设备,通过使用虚拟现实心理危机辅助干预设备对伤者进行放松训练。

据漳州市心理危机干预救援队副队长杨毓雯介绍,该设备通过沉浸式虚拟自然环境,实时监测伤者生理指标,短时间内通过眼动脱敏和心理调节训练,舒缓了伤者的情绪。

强健团队发力,硬核设备助力。据市第四医院院长陈建周介绍,卫健委漳州市心理危机干预救援队由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组成,配备包括应急救援大巴车、厢式货车、医疗救援帐篷、个人携行装备、救援通讯系统、心理危机干预工具等应急救援设备。

现场演练结束后,全体参与人员分组进行分享、讨论和总结,对演练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补完善,进一步提高应急干预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平时大家外出可能也搭过帐篷,但这种宿营帐篷的搭建比我们预想的更专业,也更考验团队配合能力。在心理应急救援方面,虽然我们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在如何做好生存保障,如何应对极端天气,还有不少需要学习的内容。”杨毓雯说,危机事件,遇到的问题不可控,更需要队伍在交流合作、互鉴互学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服务体系。

据悉,为进一步发挥漳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教卫合作品牌作用,近年来,我市教育与医疗两支市级心理专业工作队伍深入共建,在常态化做好入校测评筛查义诊、学生睡眠指导、校园欺凌防治宣传、转介绿色通道、心理危机事件干预化解等方面深度合作,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 陈慧慧 文/图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