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0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1版:要闻

汇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大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漳州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我市广大干部群众第一时间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踔厉奋发,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汇聚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为漳州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作出更多贡献。

全面深化改革 接续奋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再次释放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的信号。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张永金表示:“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和省、市部署要求,积极发挥好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深入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活动和‘三比一看’竞赛为抓手,持续推动‘五大枢纽’建设、中沙(福建)产业合作、数据资产化、生态文明建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点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助力漳州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全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国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赖绍雄说:“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以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着力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着力健全董事会建设和市场化经营机制,着力构建协同高效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加强国资国企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国资监管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在增强国有企业服务发展、推动市场化机制运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漳州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全会明确提出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漳州将如何落实落细?“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扣服务保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地见效,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经形势分析研判和财政资源统筹,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集中财力办大事,通过优化存量资金盘活使用、兜实兜牢基层‘三保’、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调整优化市区财政体制等多措并举,推动财政收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许毅忠说。

“全会公报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和历史担当。特别是其中强调的‘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让作为统战干部的我既倍感振奋,又深觉责任重大。”市委统战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裴冰墙表示,将深学细悟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提升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的素养能力,积极助力“同心”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团结统战成员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集智聚力。

高质量发展 笃行致远

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积极实施‘十镇百村典型引领、百镇千村共富共美’行动,在着力提高粮食产能、筑牢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聚焦果菜茶菌优势产业,深入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培育行动,积极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建设‘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建设品质提升七大工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漳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蔡志斌说。

龙海隆教乡党委书记颜智慧说:“作为漳州滨海城市建设的前沿阵地,我们将聚焦‘两园两区’建设、抢抓中菲‘两国双园’发展机遇,利用LNG‘冷’和华阳电厂‘热’的能源优势、打造以零碳产业园为代表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利用陆基养殖基地和海洋牧场项目、打造现代化海洋养殖综合体产业园,同时依托国家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和国保单位镇海古卫的文旅优势打造现代特色旅游景区,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擦亮‘唯美畲乡’新名片。”

在福建省宝智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琴宝看来,发展意味着自我革新:“今年我们不仅在菲律宾花蛤优选优育、牡蛎抗高温耐盐度改良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还落地建成福建省‘科创中国’博士创新站,未来我们还将与更多知名高校、院士专家进行产学研合作,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空间、提升产品附加值,在打造区域品牌的同时,着力形成‘漳州味’核心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支撑。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兰臻表示,这些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许多优秀人才回流为农村教育作贡献,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不断缩小,优质教育资源受惠面不断扩大,“未来,我们将通过跨校联动、挂钩帮扶等举措,加强对薄弱校的辐射引领,打造资源共享、特色共建、融合共生的教育联盟,并通过开设培训班、送教下乡等方式,让更多优秀的‘种子教师’为乡村教育点燃‘星星之火’”。

保障改善民生 全面护航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市行政服务中心党组书记、管委会主任戴晓清表示:“作为全省最早成立的地市级行政服务中心,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技术迭代与制度创新有机结合,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魄力推进自身改革,推动政务服务高质高效,以效能建设成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为党委、政府守好执政为民的根基,让企业、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

“我们目前已在芗城、龙文、长泰、漳浦、平和5个县区建立30个社区服务网点、4家服务机构,设立3个老年人助餐点‘幸福大食堂’,年服务近35万人次。未来,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积极打造完善智慧养老平台,在为辖区及周边老年群体量身定制营养均衡的餐食的同时,全方位满足老年人需求,护航老人身心安全。”谈及如何更好服务“银发”群体,漳州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正斌信心满满。

在台胞曾文子精心打造的漳浦宝旺莱现代凤梨观光农场里,金钻、西瓜、甜蜜蜜等特色凤梨长势喜人。她说:“从台湾引进农产品到漳浦落地,我们不用担心果子种不活,因为两地的气候、土壤非常相似,植物适应得快、长得好。就像这些年我们在漳州生活工作一样,从产业、财税、就业到教育、文化、医疗,各个领域的便捷和惠好,让我们获得感和幸福感满满。相信未来广大台胞来大陆发展一定能得到更大空间、更多保障,一定会有更多台胞切实感受两岸一家亲、更好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当中来。”

市委讲师团的干部们纷纷表示,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员,将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特别是发挥“‘福小宣’在漳州”宣讲品牌和各地特色宣讲品牌作用,广泛动员各地党委讲师团成员、“新时代宣讲师”、乡村讲师团、文化名人、非遗传承人、致富能手、专家学者、新质生产力发展带头人、创新创造实践者等宣讲力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层次、广覆盖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努力把全会精神讲深讲透讲到位,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走深走实、盈耳入心。

☉本报记者 蔡柳楠 实习生 陈可怡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