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日照时间较长,白天时间变长,夜晚时间变短,睡眠总时长整体缩短。夏季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较高,传递更多热量,给人高温炎热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睡眠。夏天人们的夜生活相对丰富,加上天气炎热容易使人们情绪波动,着急上火易怒等都会引起睡眠问题。
对此,以下这些中医药睡眠养生法或许能帮助患者解决睡眠问题。
心静自然凉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其实蕴含了中国人的大智慧。从中医基础理论中也可印证夏季情绪平和、养心安神的重要性,因此夏季调节情绪更倾向于从心的角度进行调摄。夏季炎热,要保持心情的愉悦和平静,才能避免“情绪中暑”,让夏日炎炎也能好眠。
睡个“子午觉”
中医养生的观点是夏季中午要进行短时间的午睡。中医把这个午睡称为“子午觉”。11时到13时属于午时,午时是心经当令,也是一天之中阳气最亢盛的时候。这个时间内,如果能够进行短时间的休息,有助于使人充满活力、面色红润。假若没有条件午睡,也可以通过冥想或者闭目养神来进行身体调养。
避免过度运动
夏季要避免进行过度消耗体力的劳动,特别是避免高温天气时进行剧烈运动而大汗淋漓。每日运动时间建议选择在清晨或傍晚相对凉爽的时候进行。在夏季运动项目选择上,可选择体力消耗不大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这些运动既能帮助疏通气血经络,又有助于宁心安神,让人获得较好的睡眠质量。
安眠食疗方
夏季特别是三伏天,可以选择一些对睡眠友好的食物来改善睡眠。容易上火的体质,可以泡一些清心降火茶品,如竹叶心、荷叶、莲子心,帮助清心火助睡眠;气血较虚的体质可选用小麦、龙眼肉、大枣煮粥,帮助益气健脾,缓解精神不振、睡眠质量差的现象。除了以上单味的食物,还有几个常用有助睡眠的食疗方:如适用于心脾两虚证的莲子龙眼汤;适用于阴虚火旺证的百合粥;适用于心虚肝郁证的甘麦大枣汤;适用于肝郁气滞证的枣仁萱藤粥。当然,具体自己属于哪种体质、适合何种食疗方,还需咨询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
睡前有些仪式感
睡前来点仪式感,可以更好地帮助睡眠。中药足浴或推拿按摩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睡前泡脚已被科学证实对睡眠确有帮助。以下是一个常用的失眠泡脚方用药:夜交藤、肉桂、艾叶等。在使用方法上,只需将中药饮片煎煮后水温控制40℃左右,每晚睡前半小时开始泡15分钟。需注意的是,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静脉曲张等不适合泡脚的人群不建议此方法。
足部按摩在中医养生理论中是指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有养生防病的作用。足部有人体各脏腑器官的反射区和穴位,针对失眠的按摩穴位有两个:“失眠穴”位于足跖部后跟的正中点,从外踝高点作一垂线与足底中线相交点是穴,可以睡前左右手交替点按两侧失眠穴大约5分钟;“涌泉穴”位于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睡前可点按5分钟。两穴点按结束,可继续从失眠穴推向涌泉穴,做30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