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林芷逸 郑文典 文/图)7月23日(农历六月十八)上午,“非遗进农村”高跷巡游展演民俗活动在芗城区石亭街道塘边社区热闹举行。15名少年儿童身着马面裙,踩高跷、踏鼓点,在街头巷尾巡游。
期间高跷阵型不断变换,时而一字排开,时而绕圈展演,孩子们将高跷艺术与表演技巧相结合,非遗技艺与闽南传统民俗巡游碰撞,给现场群众以惊艳的视觉冲击,人们纷纷翘首观看、拍照互动,近距离感受高跷非遗盛宴的魅力。这支“儿童高跷队”的队员最大13岁,最小7岁,训练时间不过半月。
据了解,石亭高跷融合了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形式,是一种以舞蹈为主的综合性民间广场艺术。目前,石亭塘边高跷队是漳州保留最完整的高跷队。二百多年来,石亭高跷以师授徒的形式代代相传,从未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