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山二中中学美术高级教师黄惠斌和她的女儿刘若青合作的漆画作品《舞》,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这是继《欢乐舞》入选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又一幅舞蹈系列的漆画作品入选。
黄惠斌从事美术创作四十载,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工笔画也要追求写意性,线条是写出来的,作品要有主观意趣表达”。她通过多年的艺术积淀,深刻研究传统中国艺术,时时关注当代审美的现代精神。作品题材从花鸟到人物,创作画种从中国画到漆画,不断在推翻、立新,从中建立作品的新面貌。她的作品既有海边人博大醇厚、深远广阔的特色,又有女性固有的清新、雅致、细腻。
早年于厦门集美师专学习时,在老师们悉心指导下,她的艺术视野得以开阔。
“1992年我到浙江美院(现为中国美院)学习中国画,这时期是我对美术创作认识的又一次升华。学院里有一批名师,在艺术上最为成熟,创作精力最为旺盛,他们都曾亲自教导过我。”黄惠斌至今历历在目。
她说:“美院里藏有一批以传统丰厚著称的一代国画大师吴昌硕、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陆抑非等大家的作品,使我有机会得以近距离欣赏、观摩、临写,他们的原作、高超的技法深深地吸引了我,我都认真地反复临摹,也临摹了大量写意花鸟画以及宋人小品。”这期间,黄惠斌创作了大量作品,如清新脱俗的中国画《荒寒一点春》,生动高雅的中国画《醉绿》,慢慢形成了清新淡雅、墨韵生动的个人风格,先后在杭州、东山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和联展。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的闵学林评价:“点画谨严、浑朴,具逸迈气概,可谓发扬师承见情性。”台湾著名画家陈洪甄先生曾评价说“新颖而别致”。
近十年来,黄惠斌的创作内容涉及工笔重彩人物,进一步探究造型、构图、色彩等形式语言,慢慢地把握艺术创作规律,正视传统与当代审美、写意与工笔、淡彩与重彩的关系,梳理出自己的创作理念,保持了源于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在线条、造型、色彩上表现力更强,更能表达出她对艺术现代性的追求。
黄惠斌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幅《戏》是2017年我到马来西亚参加活动,刚好遇到河南一个剧团演出,被后台演员化妆的情景深深吸引,我把这个精彩的瞬间创作成一幅人物重彩作品。所以我觉得捕捉瞬间最美的形态和意趣非常重要。”中国画作品《戏》正是此中代表佳作,2018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墨香诏安中国画作品展”。
黄惠斌的画作总是有感而发,并在精微描绘中注入了自身的思想感情,升华了现实世界的美感,同时更扩大了人物画和花鸟画的思想内涵与表现范畴。她常以花鸟画为筑基,人物画为一个新的创作高度,在创作实践中追求传统中国画的时代感,笔墨间尽显与传统传承、与时代共振的精神气象,既展示了个人作品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发展脉络,又彰显出个人的人文风采和审美追求。
品读黄惠斌笔下的中国画作品,无不洋溢着气息悠然的隽永韵味,就比如她的中国画《舞春风》,在表现技法上,以传统的中国画笔墨线条勾勒为筑基,将工笔淡彩和工笔重彩相结合,将着力点用在提炼线条和色彩的表现力,线条精健有力,既有笔性的洒脱,又有细腻的工笔渲染,还有自然的没骨,色与水的流淌痕迹构成鲜活的形象,从而引发观者奇幻的视觉审美体验。意象作品既使人觉得似曾相识,又像是在视觉之外的另一空间,给观者留有想象的余地。《舞春风》虽是人物画,但画中所绘的花鸟植物量大,与人物的意趣相结合,形成新的技法表现,有意味氛围感浓烈的画面,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18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展”并获奖,还被福建省美术馆收藏。
创作之贵在于“创”,黄惠斌在学习前人、临摹经典的过程中,注重生活积累和观察,运用灵动、流畅的艺术语言,从而达到“我有我法”的自由表达。她的中国画作品《激情广场》,以传统与创新兼顾的创作思路,表达当代生活,展示出全新的活力,作品鲜活饱满,充满朝气和活力,在艺术语言、艺术风格、艺术表现形式上有所突破,该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美术作品展”。
古人讲“士志于道”“匠志于工”,工笔画之“工”不是工匠之工,它是一种道、一种规矩、一种方法、一种相对于“意笔”画的创作态度,是母体文化精神的高度凝聚。多年的创作,让黄惠斌逐渐感悟到作画亦应勤于思考,用智慧来画画。她潜心研习中外美术史论、文学美育,滋养创作,而度化之,不断归纳总结并融入了自己的审美意识与艺术理念,从古典中汲取灵感,在现代艺术中找到了自己的风格。著名画家林宜耕教授这样鼓励黄惠斌:“艺术特色会日渐成熟,是一位有潜力的女画家。”
这些年来,黄惠斌潜心探索新的艺术领域,创造出了充满生机和艺术魅力的作品。她从淡彩、没骨、写意、重彩一路走来,走进现代中国画的另一种境界。家里人也非常支持,且她的女儿刘若青也在从事漆画创作,家中有艺术氛围。于是她开始涉猎漆画创作,参加厦门全国漆画高研班学习,从花鸟到人物,循序渐进,慢慢地学会去寻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作品中有她的日常,有天上的云彩,有院前的绿植,有对生活的回望。
漆画《欢乐舞》,画家运用修饰技巧,描绘、镶嵌、研磨、变涂、堆塑等呈现瑰丽多彩、充满奇幻肌理美感的漆画效果。作品的纯粹感,体现在作品色调的选取,红黄色调的组合、搭配,呈现着平静中的热烈,人物的衣饰是暖色的,背景的树木花卉也是暖色的,配上黑色的大小色块,星星点缀着少许冷色的小块面,就像跳跃的音符,生动且和谐。而红黄色调作品突出了古典的庄重与典雅,少量黄色则显得简洁与明快。画家巧妙地运用不同的红色及黄色,营造出梦幻般欢乐舞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充满诗意与想象的世界。整个画面跳动与和谐,充满了生命力与活力,较好地体现了画家对色彩的敏感把握,以及对艺术的深刻理解。该作品是黄惠斌与女儿刘若青合作的,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中国画历史悠长,它留下了很多精华,是我们永远都捡不完的。同时也要从传统中走出来,立象以尽意,因心而造境,尝试一种现代美的体验。”黄惠斌深有感触道。
勤学至臻,丹青花香。黄惠斌不仅在国画创作上取得好成绩,她默默耕耘教坛三十六年,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把总结出来的艺术方法和经验,全部传授给学生,为美术院校输送许许多多优秀学生。
人物链接>>>
黄惠斌,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漳州市美术学科带头人、中学美术高级教师。毕业于集美师专及福建师大美术系美术学专业,进修于中国美院国画系花鸟专业、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厦门漆画高级研修班,作品入选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8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画展或获奖,多幅作品被福建省美术馆等单位收藏,出版有《黄惠斌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