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许意斌)“蔡法官,这份《信用修复证明书》对我来说简直太重要了,不然我的生意都没法做了!”近日,芗城法院执法公信中心的一项举措备受瞩目,该院开出了全市首份《信用修复证明书》,这看似薄薄的一纸证明,却为被执行人苏某的生意带来了转机。
在一场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中,被执行人苏某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因而被芗城法院依法纳入限制高消费名单。此后,苏某不仅银行贷款受阻,就连购买机票去外地谈生意都无法实现,这让他深切感受到失信惩戒带来的巨大影响。
面对如此困境,苏某意识到信用的重要性,主动联系执行法官,强烈表达了还款意愿。执行法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协调。最终,双方成功签订执行和解协议,苏某全力以赴筹措资金,提前一周将剩余全部欠款足额清偿。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落幕。为切实完成对苏某信用的有效修复,芗城法院在结案当日,不仅向苏某出具《结案证明》,其执法公信中心还应苏某的申请,开具了全市首份《信用修复证明书》,助力苏某重获信用。
凭借这份证明书,苏某重新赢得了金融机构的信任与支持,顺利获批贷款,也终于能够正常购买机票出行,公司生意回归正常。
该《信用修复证明书》的出具,是芗城法院秉持能动司法理念,在提升执法公信力方面持续创新探索的成果。芗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卞国平介绍,为提升执行工作的规范化、公正化水平,增强执行工作的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芗城法院在全国率先成立执法公信中心,通过集约标准服务,在执行服务大厅设立专门窗口,为公众提供各类征信查询业务;以机制创新提增成效,借助数字法院成果加强信息互联,强化善意文明执行,采取“惩戒+激励”双管齐下、“监督+公开”双向驱动的策略,打好执行“力度+速度+温度”的组合拳,不断提升执行质效。同时,通过严格执行监督规范,抓实“终本清仓”工作等。
2023年以来,芗城法院清理终本案件2157件,涉案标的达1.2亿余元,有效盘活企业20家,出清“僵尸企业”30家。此外,法院还深入开展“失信惩戒‘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安排专人审查失信人员名单的“上”与“下”,对1099件案件进行信用甄别,其中依法移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案件307件,屏蔽失信被执行人信息92人。同时,健全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机制,对38件案件给予宽限期,宽限后自动履行20件,涉及金额260余万元。为单位及个人提供政审及失信查询达5500余人次,出具查询证明3000余份。
这一系列举措,既彰显了司法的力度,又体现了司法的温度。芗城法院院长林银木表示,下一步,该院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引领诚实守信风尚,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经济秩序稳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