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炜艺 文/供图
“这里的火山土壤养分丰富,保肥性能良好。最重要的是,方圆只有这10多公里有火山土壤,资源稀缺。这是大自然的馈赠!隆教乡火山口非常适合发展高优特色番薯。”近日,省农科院专家一行来到隆教乡黄坑村取土化验时,惊喜地发现火山土壤这一“宝藏”。
“这土就是能下金蛋的‘金母鸡’!”这种特殊的土壤叫暗赤土,当地人称为火山土。龙海区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黄坑村科技特派员苏燕生说:“暗赤土很特殊,和大多数南方土壤偏酸性不同,暗赤土土壤pH值为中性。从这种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农作物,比如番薯,会有独特的香味和甜味,能产生不错的经济效益。”
位于隆教乡北部的黄坑村全村拥有1000多亩的优质火山土壤稀缺耕地。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技术支持和启动资金,大部分火山土壤田地处于撂荒状态。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村里没有形成种植产业链条,“金母鸡”并没有下出金蛋来。
“金母鸡”需要一双“慧眼”。三年前,龙海区纪委干部陈文雄派驻黄坑村。经过调查研究后,村两委明确发展目标——“靠土吃土”,依托火山土壤的优势,做好高品质番薯种植,走出一条符合当地特色的农产品致富路。
缺资金,先去找合作。陈文雄带着村干部主动寻求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团队合作,联合策划“南太武生态地瓜农业产业园供应链基地”项目,争取项目支持资金。从上级文件正式通知到要求提交材料,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星期,时间很紧迫,而且竞争项目也很多。村干部们连续熬了几个通宵,反复修改报送材料,促使这个项目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拿下260万的上级财政补助资金。该项目成为2023年度龙海区唯一的省级产业振兴示范村项目。
缺技术,就去访专家。村两委主动对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谋求共建。今年4月,黄坑村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同设立了漳州首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博士创新站。专家学者将帮扶黄坑村的农民,在生态地瓜种植、地瓜品牌打造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近期,省农科院专家一行来到隆教乡,更是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教给农民火山土壤上种植番薯的最佳栽培、施肥方法,并对火山番薯的种植模式进行标准化设计。
下一步,隆教乡黄坑村将继续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对接,争取人才技术支持,守护好隆教特色火山耕地资源,发展好隆教火山番薯特色产业,推进隆教畲族乡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