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市区一些与口腔相关的医疗机构迎来牙齿矫正小高峰。许多孩子趁着放长假,到医院解决困扰已久的牙齿问题。
牙齿正畸是否越早进行越好?利用暑假,可以为孩子的口腔健康做些什么呢?针对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口腔医师。
暑假是牙齿正畸的好时期
为何暑假会成为儿童牙齿正畸的热门时段?记者采访多位家长得知,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时间优势。
由于个体差异,牙齿正畸之前必须通过面诊和拍片检查。医生对采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测量,才能综合判断并提出矫正方案。医生再根据患者口腔情况和正畸方案,进行洗牙、补牙、拔牙、牙周疾病治疗等准备工作。
“前前后后需要来医院很多趟。”来自平和县的家长颜女士说。经朋友介绍,她特意带孩子来市区做牙齿正畸,时间成本很高。如果不是在暑假,频繁请假可能会耽误孩子的学业。
从医学角度来说,选择在暑假做牙齿正畸,也有诸多益处。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副主任刘华英指出,一方面,假期为孩子们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来适应正畸治疗初期的各种不适,如佩戴矫治器的不适感、饮食习惯的调整等。另一方面,定期复诊也变得更加灵活方便,保证了治疗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对于部分需要拔牙的孩子来说,暑假时间充裕,对于伤口的愈合等都有较大的好处。
“时机选好”优于“越早越好”
连日来,记者在市区多个口腔医疗机构看到,前来正畸的孩子各个年龄段都有,其中不乏三四岁儿童的身影。不少家长都表示,担心孩子牙齿不整齐会影响颜值,进而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班上有孩子戴上了牙套,我们也有了危机感,不能让孩子因为牙齿的问题自卑。”一年级学生小晨的妈妈说,为了不让孩子未来有“容貌焦虑”,还是提早规划为妙。
牙齿正畸是否越早越好?面对这个问题,漳州市医院口腔正畸科医生谢清琪建议,最好在专业医疗机构面诊后遵医嘱决定。谢清琪说,在其接诊的儿童患者中,至少一半是无需着急做牙齿正畸的。
医生面诊是对儿童牙颌颜面进行综合的检查,分析错颌类型、严重程度以及骨龄,选择合适的时机再开始正畸,而不是越早治疗越好。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牙齿有点不整齐就急着要求做正畸,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谢清琪解释说,“有些轻微的牙齿不齐可能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自行调整,只有一些严重的畸形需要在换牙前进行干预。因此,科学认知、合理规划至关重要。”
谢清琪介绍,在临床中常见的几种畸形里,骨性畸形(如地包天、下颌后缩、后牙横向宽度不足、埋伏牙等)可以早一点做,而牙齿不整齐的问题最好等换完牙齿再观察。对于不良习惯以及面部肌肉功能异常等影响面部骨骼正常发育和口腔功能的问题,只要孩子配合,越早矫正效果越好,但一般要在4周岁后。
儿童口腔健康不可忽视
正畸治疗的意义远不止于美观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为了口腔健康。
对此,漳州恒美口腔院长张美双表示,正畸治疗的成功是需要家庭与医院共同努力的。家长在治疗过程中应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清洁矫治器和牙齿,避免食物残渣的堆积导致口腔问题。
目前,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口腔不良习惯和乳牙龋病问题是比较严峻的。
“特别是乳牙龋齿问题目前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张美双告诉记者,有些家长认为乳牙坏了可以等换牙,其实不然。乳牙龋病可能会导致乳牙过早脱落,甚至造成恒牙错位、阻生甚至更严重的问题,导致孩子成为需要矫正的病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儿童时期生长的4颗第一恒磨牙一般情况下在6岁左右萌出,俗称为“六龄齿”。“六龄齿”龋坏率最高,拔除的比例、其他牙病的发生率均比较高,而失去“六龄齿”易致牙齿排列不齐,矫治难度也会加大很多,因此要特别重视“六龄齿”的保护。
张美双介绍,对于“六龄齿”的保护,可以采用窝沟封闭的方式。这是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的侵蚀,从而预防龋病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也适合在暑期为适龄儿童安排。
张美双表示,家长最好每年带儿童做两次口腔健康检查。在及时防治龋病的同时,无论是家长们担心的“口呼吸面容”、反颌、龅牙还是其他儿童口腔问题,都可以借由龋病检查的过程,得到儿童口腔科和口腔正畸科医生的专业建议。
■本报记者 林昕蓉
通 讯 员 谢珺 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