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林间、经过水边、行经花海、路过农田……在城市中乐享自然田园风光。
这里是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海上丝绸之路生态公园,它以生态连绵带建设打造出独具魅力的山水田园城市景观。
泉州市在2017年提出生态连绵带概念,以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系统观,打造“山为骨、水为脉,林田湖草为肌体”的山水田园城市。作为生态连绵带建设先行示范的泉州海丝生态公园,被贯穿而过的百崎湖水系分为两个园区,打造形成山、水、林、田、塘、湿地为一体的生态景观综合体。
泉州海丝生态公园原来主要是一些农田、鱼塘、杂地。在景区内从事环卫工作的上浦村村民陈芽说,这里靠近河流入海口的咸淡水交汇区,之前很多地方是村民的盐碱化红薯地、鱼塘和虾塘等,养殖和农村污水排放长期失管,导致生态环境变得很差。
旧貌换新颜,靠的不是大拆大建。生态连绵带建设启动之初,当地政府对300多公顷建设范围内的道路、水系、农田、林地、建筑、植被、土壤等生态环境本底进行了详实摸底,确定了保护基本农田、山水格局、生态环境、农业文化,以及就地取材的建设方案,最大限度尊重自然面貌和减少工程量。
“我们以自然水系为脉络、绿道路网为骨架,串联起山水林田等要素,基本保留了完整的原始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及低影响开发等。”项目设计施工方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华南事业部设计总监上官纪荣说,如结合原机耕路、塘埂路、田间小道规划设计绿道路网,避免了重新开路造成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目前泉州海丝生态公园原生态景观保护项目面积占比50.36%,生态治理修复和提升项目面积占比40.98%,低影响开发项目面积占比8.66%。泉州台商投资区农林水与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谢家松介绍,通过生态连绵带建设,区域内水系污染问题得以根本解决,约86公顷荒杂地得到绿化恢复与土壤治理,生物多样性极大丰富。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