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2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1版:要闻

华安马坑乡:书记巧绘竹荪产业蓝图

林志洪(右)与村干部调研竹荪产业用地情况 本报记者 李林 摄

⊙本报记者 曾婷婷 林露 通讯员 黄建和

7月18日一大早,华安县马坑乡党委书记林志洪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来到文华村村委会。在这里,漳州百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竹荪马坑种植基地负责人游树水正来回踱步,焦急地等候。

一见到林志洪,游树水连忙迎了上去:“林书记,我们需抢时建设用于种植红托竹荪的50亩大棚,目前还有几块地块未能成功租用。”

“土地租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林志洪追问。

“乡里多为丘陵地,高低不平。如果建大棚,我们需连片租赁,将原本土地重塑为规整的‘方块状’,并辅以地形调整,确保地表平整。然而,有些村民存在担忧,不愿意这样租用土地。”游树水接话道。

作为全市海拔最高的乡镇,近年来,马坑乡因地制宜,全力打造高山产业。今年初,林志洪盛情邀请游树水回乡发展。游树水发现,被誉为“真菌皇后”的食用菌红托竹荪,特别适宜高海拔地区种植。试种几个月后,成果十分喜人,4亩地总收益将近20万元。游树水预计明年春节期间红托竹荪的售价每公斤将上涨100元左右,便计划于8月底启动下一轮扩大种植,确保在春节前后完成采摘。不承想,眼下遇到了这个问题。

林志洪思忖了一番,立即叫上几位乡镇干部,与游树水一同前往文华村四选区,协调解决问题。

“我们担心土地租赁后,会破坏土地原有的边界,还可能导致实际亩数与土地产权证上所标注的亩数产生偏差。还有,这些杜鹃花苗可咋办?”站在自家田埂旁,村民陈海澄道出了心中的担忧。

林志洪环视了周围一圈,随即诚恳地说:“可以用‘弯中取直’的方式,把弯弯绕绕的土地边缘‘取直’。一块平整的土地,更方便平时劳作、拖拉机出入等。到时乡里会安排专业测绘公司测量出实打实的土地面积。”林志洪继续说道:“您家种植的杜鹃花苗,也会有专业人员帮您迁移,请放心。”

听了林志洪的解决方案后,陈海澄悬着的心终于放下:“那我就将土地交给你们了。”“太好了,这下我可以立即联系大棚搭建方进场施工了。”游树水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其实,从今年4月开始,林志洪已陆续走访了多位村民,沟通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要素保障问题。至此,红托竹荪扩大种植规模需要的约50亩土地已全部成功租赁。

“红托竹荪既要种得好,也要卖得好。接下来咱们重点要提升竹荪的卖相、延长保鲜期、确保最佳品质,那配套设施就得跟上。”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林志洪总能把工作想在“群众开口”前,做到群众“心坎儿”上。林志洪对游树水说罢,便拿起电话,拨通了陈文城的号码。

电话中,在食品行业拥有丰富经验的陈文城,热情地表示愿意给家乡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帮助。“文华村的如意山庄是我自家的场地,可提供给竹荪马坑种植基地作为办公室和冻库使用。价格也别担心,你们可以免费使用这个场地。”

“如果竹荪马坑种植基地能够实现预估效果,我们打算把红托竹荪产业确立为文华村的‘一村一品’,并将其定位为该村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与发展。”不难看出,对于红托竹荪产业的未来发展,林志洪已蓝图在胸。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