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2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书画

清凉四溢《竹梧消夏图》

■颜克存 文/供图

《竹梧消夏图》(明·仇英)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消暑纳凉,无疑是最惬意的一件事情了。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日消暑纳凉,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所说,竹林深处密林下,就是绝佳好去处。而古人这一消暑纳凉之景,也在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所作的《竹梧消夏图》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让后人观画,都不免心生清凉意,满眼都是一个惬意的夏日生活。

明代著名画家仇英和张翀都作过《竹梧消夏图》,两画皆展现了古代文人消夏的智慧,均入选《明画全集》,但其中尤以仇英之作意韵更佳,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北武汉博物馆。

明·仇英《竹梧消夏图》,以小青绿设色,绘制丛篁幽寂,文人雅士闲坐之景。画中远山起伏连绵,近处山势逶迤,植被披绿,亭台池塘,相映成趣。青绿的竹林间,两位穿着宽袖长袍的文士相对而坐,交谈甚欢。一股溪流从他们身边缓缓而下,凉气四溢,颇有“林间度竹风无暑,涧里流花水带香”的“水风凉醉颊”之意境。竹林之畔,一株枝繁叶茂的梧桐树,阔叶遮天蔽日,创造出一片阴凉。阴凉里,溪水上,一座凉亭矗立,亭中设几案,书籍置上,洋溢着浓浓书香。一文士右臂扶倚栏杆,左手轻摇羽扇,目视溪流若有所思,消暑纳凉,怡然自得。整幅画远山近景、虚实相生,富于变化,给观画之人留有大量想象空间,且有一种置身世外幽境之中的代入感,使人观之,就能明显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山野凉爽幽情和夏日消暑纳凉之惬意。

仇英(约1498至1552),字实父,号十洲,初为漆工,后改学画,与沈周、唐寅、文徵明齐名,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仇英师从周臣,擅长画山水、人物、楼阁、鸟兽、舟车之类,其画作融各家之长,工细雅秀,含蓄蕴藉,笔墨文雅清新。《竹梧消夏图》虽融山水、亭阁、林木于一体,但布局开阔,结构严谨,人物刻画细腻,虚实勾勒恰到好处,整幅画作形象逼真,内景栩栩如生,画面充满了文人画的传统笔墨韵致。令人观之凉意顿生,酷暑立消,有一种深深的沉醉之感。

一幅画,一纸清凉。观之赏之,满目惬意,犹游在画,可谓消暑之利器,无价之宝也!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