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婉真 通讯员 蔡巧燕 林绍燕)日前,漳浦一名女子因热射病住进ICU。所幸,经漳浦县医院医护人员抢救,患者目前已顺利出院。据悉,这已是今年夏天以来该院接诊的第三例热射病患者。
近日,郭女士和家人在田间挖红薯,劳作两小时后出现精神倦怠,随即出现神志昏迷,伴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翻等症状。经当地卫生院初步检查,郭女士体温高达42℃,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郭女士随即被转诊至漳浦县医院。抵达漳浦县医院急诊科时,郭女士的症状性癫痫仍持续发作,血氧饱和度仅剩40%,核心温度持续超高热。漳浦县医院立即启动救治流程,将她送至ICU进行抢救。最终郭女士抢救成功,被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据悉,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是机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及高湿状态后核心体温迅速升高(通常超过40℃),进而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谵妄、惊厥、昏迷)的严重临床综合征。医生提醒,在高温的环境中,出现头晕乏力、心慌胸闷、精神恍惚、口渴汗多、恶心呕吐,都是热射病的前兆,要高度警惕并立即采取措施。首先,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尽快将患者移动到阴凉通风处或空调房间,解开衣服散热,并评估患者神志是否清楚。其次,用湿毛巾、冰水、冰袋等进行全身降温,迅速降低患者体温。如有冰袋,可敷在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搏动处,进行全身降温。若患者发生抽搐,应确保其呼吸道通畅。在实施紧急救治措施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立即帮忙拨打急救电话,及时使患者转至医院做进一步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