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6版:社会

东山“芦笋文化馆”正式对外开放

本报讯(谢汉杰)8月11日,坐落在东山县前楼镇岱南村惠泽河畔的“芦笋文化馆”正式对外开馆。“改革开放好,一笋富东山,采笋如采金,越采越欢心”“芦笋好年冬,户户建新房”……通俗易懂的闽南语解说词,吸引了许多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前往开眼界、长知识。

南风送爽,惠泽河畔,片片芦笋绿油油,一条条塑料管喷洒着似雨的清凉水滴,滋润着“白芦笋保育研学基地”。笔者跨过一座石桥,步入了建筑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芦笋文化馆”。馆内精心划分为“‘谷公’岱南足迹”“勤政廉洁教育”“小芦笋大贡献”“芦笋科普知识”“乡村振兴成果”及“产品展销洽谈”六大展区。通过实物芦笋、雕塑、照片、油画辅以详尽的文字说明,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后,白芦笋从国外引进并在东山岛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兴县富民道路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们这‘芦笋文化馆’是全省独一无二的,大家在这里既可以学习‘谷公’事迹,又可以学习科技知识增长本领。”担任解说员的岱南村党委书记、村主任林勇发满怀深情地介绍,1979年,岱南村勇立潮头,率先从国外引进白芦笋种植业,随后发展成为全县面积最大的“芦笋示范村”。这也为东山县在1986年建成全国面积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1988年成为省级创汇农业试验区、1996年跻身全省首批小康县行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