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昕蓉 通讯员 何丹 苏宇
他们不是超人,却总能救人于危急中,为救治急症披星戴月。他们以医院为家,以患者为中心,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医者的华章。他们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医师。
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当天下午,漳州市中医院举行“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一批优秀医务工作者获得表彰。过去的一年,漳州市中医院的全体医师以人文精神和医者仁心,在临床医疗、科研创新、教学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借此机会,医务人员欢聚一堂,共庆节日。
1
感恩付出
“感谢每一位医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活动伊始,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汪石琦代表市卫健委向漳州市中医院全体医师致以节日问候,并对市中医院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今年以来,漳州市中医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漳州市中医院总部院区项目启动,并获得中央1亿元资金支持,额度为全省第一;康复科被确定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单位;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署医院技术协作协议,成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中医药海峡远程医疗中心;加入第三批浙江省脊柱侧弯中西医诊疗专科联盟,率先在漳州地区开展脊柱侧弯筛查诊疗工作……
这些成绩,凝聚着漳州市中医院全体医师的勤劳和汗水。“辛苦了!”漳州市中医院院长、第二届漳州市名中医林石明对全体医师致以诚挚的谢意,也对未来提出了希望:“当前,我市正在深入推进‘圆山计划’,医师们要继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用饱满的热情、崭新的姿态为漳州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从医三十余年的林石明对自己也提出了要求。这一年,他拜师院士朱立国,接下来他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认真学习、总结、推广老师的经验,为进一步提升漳州骨伤疑难杂症的诊疗水平而奋斗。
2
勤学不辍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在大会上,康复科主任林映欣与骨伤微创病区主任范纯泉各自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经验分享,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医师们依然勤学不辍。
大会对第二届漳州市中医院名中医、敬业奉献奖、杏林之光奖获得者和流派培育科室进行了表彰。他们中有医院的老牌专家,深耕医学领域多年;有兢兢业业的中坚力量,是如今扶危救困的主力军;有刻苦钻研的青年医师,仍在顽强拼搏……他们是优秀的医师、值得敬佩的先进榜样,也是漳州市中医院医师们的一个缩影。他们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自糖肾科的陈丽贞是本届杏林之光奖的获得者。她师承张喜奎、阮时宝、邱模炎等国家级名老中医,认为自己“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未来要继续努力,成为名副其实的“杏林之光”。
3
医道传承
漳州市中医院主要领导为新入职医师授予听诊器,鼓励他们学习典型,争先创优、不忘初心,努力提高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随着新入职医师逐个挂上听诊器,全体医师起立,共同重温大医精诚誓言,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传承是医学的命脉。身为传薪者代表,陈定家不仅是漳州市名老中医,还是福建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他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对新入职的医师提出了学医先修德的要求,收获深深认同和热烈掌声。
作为新生代代表,蔡伟强用一句话表达了年轻医生的决心:“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要始终坚守中医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大医精诚’的医者誓言。”
最后,老、中、青三代医师在这特殊的日子中留下了一张合影。相信未来,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医生将成长起来,逐渐成长为引领漳州市中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撑起生命之重托的“擎天柱”。
漳州市中医院光荣榜
第二届“院名中医”(6人)
刘雪娜 周文博 陈文喜 张嵩图 蔡秀珍 林映欣
敬业奉献奖(10人)
黄凌 郭进财 杭金玉 黄泽辉 方云添 吴志君 肖丽芳 陈检明 欧清彬 唐淑慧
杏林之光奖(10人)
陈丽贞 陈方硕 刘纯 朱景茹 何晓琪 林培榕 吴峥 吴苏艺 陈丽萍 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