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2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4版:县区要闻

改革破题,长泰发力“主战场”

作为产业集聚、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进程中,长泰经济开发区便拿出“主战场”担当,先行先试,在解决园区发展难题、激发园区活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两年,长泰经济开发区在全省综合排名由第64名大幅提升至第37名,规模工业企业数量从125家迅速增加至268家,成功破解了30家企业的“工改商”“未批先建”等项目卡点难题,带动投资97亿元,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园区整合 系统化改革破题

资源分散、运作低效、权责不清,一段时间来,这些问题曾是制约长泰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瓶颈。为打破这一困局,长泰经济开发区以改革为突破口,开启发展新征程。

系统化改革是首要任务。以省级开发区——长泰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主体,分批次推动兴泰、官山、港园、银塘等四个原先归属不同乡镇管辖的工业园区进行合并管理。

2021年,条件成熟的官山工业园与兴泰工业园率先合并,迈出了园区整合的重要一步。与此同时,在港园、银塘两个工业园分别设立“园区办”,专职负责企业服务、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过渡期间工作,为后续的整合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以来,长泰经济开发区合并管理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港园、银塘两个工业园逐渐并入。至此,“一区二基地三产业四园区”的大工业格局初步构建完成,为长泰经济开发区的未来发展勾勒出蓝图。

创新模式 市场化运作增效

在推动园区系统化改革的同时,长泰经济开发区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新路径。

实行行政管理主体与开发建设主体相分离的管理体制,创造性地建立起“管委会+国企”的园区运营管理模式。开发区管委会专注于行政管理、园区规划等职能,为园区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方向;国有企业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园区建设、运营、服务等工作,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市场运作。

2023年5月12日,福建兴泰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作,以“管委会+国企”的模式,围绕资产运营、承建项目、园区开发、商贸外贸、园区管理、教育体育等业务板块开展运作,有效整合资源,激发了市场活力。“这种模式给了我们国企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责任,我们积极投入资源,努力推动园区的建设和运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福建兴泰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陈志坚说道。

截至目前,福建兴泰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已成功整合资产2亿元,有力推动了闲置土地和厂房租赁转让收储交易平台等项目建设,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面对新征程,我们将行而不辍、履践致远,以实干实效奋力打造‘兴泰开发’品牌,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基础、增动能。”陈志坚表示。

精准分工 专业化管理赋能

经深入探索,开发区与属地政府进行了精准分工。开发区将工作重心置于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管理以及营商服务等领域,属地政府的主要职责为征地拆迁、环境保护以及治安维稳等公共事务。

通过精准分工,对园区招商引资、要素保障等事项加以明确,进而形成了强大的协同管理合力,实现了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工作的协同共进。“明确招商工作职责,以事务解决为问题导向,精准划分每个环节的直接责任人,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让我们的招商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长泰经济开发区招商科负责人王敏说道。

“园区改革后,办事效率高了,发展环境好了,我们企业也更有信心在这里扎根发展,扩大投资。”漳州环球金匠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林忠感慨道。 ⊙王文强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