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云霄县科学技术协会、县教育局联合主办的首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挑战赛落下帷幕,吸引了全县12所学校、171支参赛队伍同台竞技,一起探索科技的魅力。
“此次比赛呈现出选手低龄化的特点,小学选手占比大。学生们在竞技交流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了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这对提高云霄科技教育的覆盖面和普及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担任此次赛事总裁判的云霄一中教师朱辉洲表示。
县域内,科创赛事人气高涨;县域外,代表云霄频繁征战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科技赛事的“种子选手”载誉而归,曾蝉联2016至2018年度全国青少年机器人赛冠军,包揽2023年世界机器人大赛“九宫(IER)智能挑战赛”项目中小组双项冠军……这些丰硕成果的背后,是云霄县坚持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夯实教育科教人才支撑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云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县科协与县教育局积极链接上级政策,加大专项经费倾斜力度,从赛事、阵地、师资三方面入手,通过遴选科学教育综合示范校、成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推动机器人编程融入课后服务、强化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举措,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学生认识科学、参与科学创作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青少年机器人创客。同时,县科协主动把握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关键节点,依托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等平台,打造“科普希望行”专题讲座、“科学助力梦想”科技夏令营、“科技筑梦、智探未来”科技文化进社区等系列特色活动,实现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双向奔赴”,进一步激发师生探寻科学的强烈欲望,营造浓厚科技创新氛围。
如今,在云霄县,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科创教育融入了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云霄一中坚持教学竞赛两手抓,制定学校科技教育发展规划和学科竞赛制度,依托人工智能创客室、机器人教室深入开展创客教学和编程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机器人竞赛并斩获多个奖项,点燃学生心中的科学梦,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云霄立人学校将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大力举办校园科技节、科普讲座等活动,持续深化与莆田六中、厦大附中等强校师资共建,鼓励师生积极参赛、大胆创新、积极申请专利,至目前全校已有22个项目成果在福建省科技创新大赛终评中获奖,47人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云霄实验小学常态化开展机器人舞蹈表演、超变战场赛场及绿茵小将赛场体验等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普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家长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科学的种子,未来就有可能长出参天大树。”深耕青少年科创教育的云霄立人学校教师陈小兵带出过不少在全国赛事中获奖的学生。这些年来,陈小兵明显感受到家乡科技教育氛围日益浓厚,爱好科技的孩子越来越多。他表示,“比起追求竞赛出成绩,我们更重视对孩子科学潜质的挖掘和科技素养的提升,引导他们走进科学世界,进而实现科学梦想。”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下一步,云霄县科协将继续深挖县域科普资源潜力,加大对中小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竞赛活动的投入和支持,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进一步建强科教协同平台、配优科技教师队伍、擦亮科技教育品牌,引导全县广大青少年树立崇尚科学的理念,在科技创新之路上阔步前行、争创佳绩,为国家输送更多具有科学家潜质的后备力量。
☉郭扬 戴园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