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2024年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名单。漳州的龙文区郭坑镇口社村、漳浦县南浦乡后坑村、平和县南胜镇欧寮村入选“金牌旅游村”。华安县新圩镇、漳浦县盘陀镇、长泰区武安镇入选“全域生态旅游小镇”。
一江碧水,十里青山。漳州的乡村如诗如画,处处是山水交融的动人画卷。处暑已过,秋意渐浓,让我们一起前往漳州这些美丽乡村“村游”吧!
金牌旅游村
龙文区郭坑镇口社村
口社村地处郭坑镇东部,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拥有山地1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80%,是一处天然氧吧。村内有霞贯双溪生态园、霞贯石楼群、金鸡山研学基地、口社田园综合体等。其中,霞贯双溪生态园内有悬崖秋千、水上玻璃栈道、急速旱滑、急速滑草等刺激有趣的游乐项目,丰富游客体验感。清代建筑霞贯石楼群包含阅汪楼、曜星楼、日升楼等,蕴藏了闽南“家”文化的传承与接续,附近还有石楼群文化展厅可供游客游览。
近年来,口社村以“生态+旅游”为切入点,致力于打造集休闲、研学、居住于一体的“深度游”链条。2022年、2023年,口社村年均接待游客近15.9万人次。游客接待量逐年攀升,成为我市城郊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漳浦县南浦乡后坑村
后坑村位于漳浦县南浦乡东部,万亩竹海环绕,生态环境优美,还是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副将、宣威将军许天正——许氏家族的聚居地,文化底蕴丰厚。
2021年,后坑村以打造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为契机,依托良好的人文、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云峰寨景区七大项目,同时还配套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致力于打造集生态旅游、乡村体验、文化展示、休闲农业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云峰寨景区内的龙溪竹海观光园、水上乐园、彩虹滑道、七彩长廊等旅游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体验。景区年均接待游客量约为10万人次,成为漳浦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张名片。
平和县南胜镇欧寮村
欧寮村位于南胜镇东北部,平均海拔589米,自然资源丰富,原始生态保护完好。
村庄地处太极峰景区腹地,四周崇山峻岭,常年绿树成荫,九龙江南溪贯穿欧寮全境。近年来,欧寮村创新推行“党建+产业+富民”工作模式,发动群众积极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性开发“神摇漂流”旅游项目。神摇漂流河道总长4506米,落差88米,水量充沛、水质优良,有“矿泉水漂流”的美称,每年夏天都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此体验,大大推动欧寮乡村振兴和村民致富。
欧寮村是全省唯一一个集党、政、军为一体的革命老区基点村,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年来,欧寮村对闽粤边特委机关旧址、靖和浦苏维埃政府旧址等进行修缮、布展,建成闽粤边广场、苏维埃讲堂等,用好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全域生态旅游小镇
华安县新圩镇
新圩镇位于华安县中部,森林覆盖率达71.6%,拥有6万亩原始生态林、12万亩经济林,是第三批国家级生态乡镇。小镇毗邻世界文化遗产“大地土楼群”,漳永高速、省道西港线和鹰厦铁路贯穿全境,区位优势明显,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全镇下辖10个行政村,一村一景,百里风情。七彩官畲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新圩镇大力发展全域生态旅游,通过“旅游+”融合产业,充分挖掘镇上古渡文化、畲族文化、廉政文化,打造土楼连接线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形成以官畲景区、新圩古渡口、黄枣清风园、萝卜观光基地、五岳乡村旅游、绵治知青文化园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带。同时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鼓励各村打造特色旅游民宿群,支持高星级酒店、主题酒店、精品度假酒店、房车露营地等建设,鼓励特色餐饮服务与旅游互动融合,提升旅游综合接待能力,有力推进全域旅游稳步发展。
漳浦县盘陀镇
依托当地丰富的地热地质资源,盘陀镇着力打造温泉生态宜居名片,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村庄“颜值”。
作为盘陀镇的旅游名片,天福茶博物院景区内典雅别致,有主展馆、茶道教室、日本茶道馆(福慧庵)、韩国茶礼馆、书画馆等五大展馆,是一座集茶文化、茶历史、茶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游客在此可以聆听茶的故事,了解茶的前世今生。2023年,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近年来,盘陀镇发挥天福茶博物院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优势,深入挖掘当地自然生态、特色美食、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努力把盘陀建设成茶文化之旅、温泉养生之旅的高品质生态康养度假区,打造生态旅游小镇“盘陀样板”。
长泰区武安镇
武安镇地处闽南“厦漳泉”金三角中心结合部,东临长泰经济开发区,南接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是长泰区城区所在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
这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长泰文庙,武安牌坊群、戴时宗祠堂等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闽南大鼓吹、小八音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武安镇坚持发展全域生态旅游,创新“旅游+”“+旅游”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加快培育特色乡村旅游示范带,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生态乡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近3年来,武安镇每年接待游客均在40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率约为16%,累计旅游收入达14040万元。
⊙本报记者 怡婧
通 讯 员 秋芬 惠卿 芯昕 小星 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