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出门的时候多少摄氏度?
天气热的时候会不会更烦躁?
近日,“天热脾气暴躁可能是得了‘热怒症’”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加了10分钟班,就感觉烦躁难耐、怨天怨地,明明之前经常加班到很晚;和朋友出去玩,结果一路吵架,还差点闹掰,明明刚见面时很开心;晚上经常睡不着、睡不好,一晚上翻身七八百遍,明明身体也没啥毛病……总之,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看谁都不顺眼,怎么都不舒服。秋天已至,“秋老虎”威力不减,该如何应对“情绪中暑”?记者将倾听市民的实际感受,揭开“热怒症”的神秘面纱,探索应对之道。
市民:汗水可以抹去 内心难求平静
三伏天后,漳州迎来了“大火收汁”,持续的高温天气仿佛要将人瞬间“烤化”,随着气温不断攀升,闷热潮湿的天气不仅考验着人们的体能极限,同时也悄然影响着人们的情绪状态。
“刚走出家门就一身汗,又顶着烈日骑电动车,碰到红灯就想骂人。”家住市区福海阳光的黄女士表示,自己上班的地点在龙文区,从家骑电动车到单位就要将近半小时。平日在上班路上遇到红灯,心中本来就略有不爽,太阳一晒,“怒气值”更是“爆表”。“我不是一个脾气差的人,以前在路上碰到有人逆行等不文明行为,我都想着算了,犯不着生气,但现在,我就忍不住想停车冲对方骂两句。”讲起自己的“路怒症”,黄女士有些不好意思。
暑假结束,“神兽”归笼,按理说,这本应该是件让家长开心的事情,但有些家长却逼近崩溃的边缘。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市民杨女士的儿子正处在三年级的暑假,开学前还有三分之一的作业尚未完成,每天都在杨女士的监督下“疯狂”地写作业。“我下班已经筋疲力尽,还要在热气腾腾的厨房里炒菜,吃完饭马上就要督促孩子做作业,一身臭汗得到晚上十一点才能洗。”在辅导作业时,气得“上头”的杨女士往往会无意识地说出一些诸如“你怎么这么笨”“是不是猪脑子”等不中听的话。“孩子写着写着就开始哭,我也气得上不来气,在空调房里还要扇扇子。”杨女士说,其实每次骂完孩子,她都很后悔,“我平时与孩子的关系很好,但为了补作业,家里这几天的气氛都很不好,本来天气热人就烦,下班回家后更是看哪都不顺眼,孩子也说‘妈妈你变得可怕了’。”
汗水可以抹去,但内心深处渴求的平静与安宁难以觅得。采访中,受访市民们纷纷表示,相比“冷静”的冬季,在高温天气中吸入的每一口空气,都像是火星。
心理师:情绪也会中暑 别让症状升级
那么,在高温炙烤的天气,我们为什么会出现情绪失控、暴躁易怒的现象呢?
“这叫做‘热怒症’,它其实是种大脑神经热应激反应,轻则会增加人的攻击性,重则降低认知能力,甚至引发暴力。”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丽娜表示,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是高温天气时身体中暑的表现,但很少有人将爱发脾气、思维紊乱、行为异常等也视为中暑的表现。
“其实在高温环境里,不仅人的机体会中暑,人的心理也会中暑,炎热天气会导致下丘脑中的多巴胺和五羟色胺等神经递质释放,增加人的攻击性和冲动性,这称之为‘情绪中暑’。”林丽娜介绍,情绪中暑的危害不容小觑,高温不仅让人情绪失调,还会让人变成被情绪操控的“傀儡”。“当你变得激动、易怒,会很容易做出迁怒别人的行为,而被迁怒的受害者很不服气,也会有意无意地寻找下一个承受者,不断恶性循环,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
“如果你也出现了情绪中暑的情况,别急着对抗情绪,不妨试着拥抱那个‘易燃易爆炸’的自己。”林丽娜直言,要想改善“热怒症”,关键在于解暑。何以解暑?“很简单,吹空调、吹风扇、吃冰淇淋,总之‘哪凉快哪待着去’,主打一个‘冷处理’,别让症状升级。”
此外,林丽娜建议,当你生气时,可以闭上眼睛或将目光从对方身上移开,即使怒火中烧,也劝说自己用缓慢的语调说话。当你感到烦躁不安时,可以尝试进行“4-7-8”呼吸法:深吸一口气,持续4秒;然后屏息,保持7秒;最后缓慢呼气,用时8秒。这种呼吸节奏能够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促使身体进入放松状态,平复烦躁情绪。
“愤怒击倒的是自己,不生气才是赢家,稳住心态才能稳住一切。”林丽娜认为,总的来说,“热怒症”并非洪水猛兽,而是高温季节中难以回避的心理挑战。只要正视其存在,积极应对,面对来势汹汹的“秋老虎”,我们依然可以笑对阳光,享受生活的每一刻清凉。 ⊙本报记者 肖颖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