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强 文/供图
不断探寻金属坚韧的奥秘,以数据感知和AI算法赋予机械灵动的生命,将太阳无尽的光能转化为清洁电能……在位于长泰经济开发区官山工业园区的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活跃着这样一群特别的人,他们不断探索创新的边界,用一片片智能太阳能电池板撑起绿能世界的光明未来。“作为‘数智化光伏支架和系统解决方案专家’,我们永远逐光而行。”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仕塔说道。
今年国际知名研究机构标普全球(S&P Global)发布的《2024年度跟踪支架市场报告》指出,2023年跟踪支架系统全球安装量约为60GW,预计2024年至2030年间将安装752GW,其中39%将来自北美,其次是欧洲、中东和非洲(31%),亚太地区(22%)和南美(8%)。而作为数智化光伏支架和系统解决方案专家,来自漳州的安泰新能源在这些关键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标普全球报告显示,安泰新能源在乌兹别克斯坦市场排名第二、印度市场排名第四、巴西市场排名第六、西班牙市场排名第九。
不断攀升的排名背后,是市场的高度认可。目前安泰新能源已为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绿色环保的数智化光伏支架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累计出货量超33.2GW,跻身“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跟踪支架全球12强”,2023年安泰新能源总产值达12亿元,2024年公司预计可实现产值17亿元。“深耕光伏支架领域十余年,是科技创新给了我们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勇气。”黄仕塔说道。
创新致胜 智慧赋能
追光的秘密,就在于跟踪支架的“最强大脑”。
在福建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跟踪支架产品—全智能生产线上,笔者看到,机械手将带钢自动上卷机,经过对焊、成型、定尺、剪切、下料等多道程序后,一根根崭新的跟踪支架型钢诞生。“这样高速自动化生产,1天能产出40吨成品,与旧产线相比产能提升2倍,人员可节约一半。”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
而这条智能化生产线上产出的钢品,正是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明星跟踪产品“1P单轴跟踪支架驭光-Simple”和“2P单轴跟踪支架驭光-Universal”,不仅可以实现大角度跟踪,还搭载有安泰新能源自研智能控制系统,拥有4种智能保护策略,能够应对大风、积雪、洪水、冰雹等极端天气,保证电站平稳运行。
“我们的产品还搭配智能跟踪算法,能够综合考虑太阳直射、散射和反射辐照度,并基于3D建模与高效优化算法,最小化不规则地形所导致的阴影,提高发电量。”安泰新能源集团副总裁黄丽珍表示,传统固定支架只能选择一个倾角来吸收阳光,角度无法调节,或者只能手动调节,费时费力。而跟踪支架的智能控制系统,不仅让光伏面板能随着太阳高度和天气变化感知自主控制转角,还能精准识别设备故障,提供预警信息,使年发电量至少增长15%,也使电站运维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目前,该产品已销售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货量超33.2GW。
凭借这一“明星产品”,近日安泰新能源荣登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名单与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成为该新能源领域内的佼佼者。
事实上,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安泰新能源,自2006年成立以来便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用品质赢得市场,不断大力投入研发资源、优化生产工艺,推动产品迭代升级。目前,安泰新能源拥有上海、厦门、漳州、马德里四大研发中心,打造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省级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三个创新平台,研究领域横跨电气、机械、材料、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等不同学科。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安泰新能源不仅构建起一套完整且高效的生产制造体系,其生产技术与工艺水平更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取得101项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及多项国际认证。2023年安泰新能源获批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金牌号6A22,第八届“创客中国”暨第六届“创响福建”全国500强、省赛二等奖、市赛一等奖等各项荣誉纷至沓来。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践’,我们始终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入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制造业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型制造,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黄丽珍说。
拓展海外 驰骋国际
近年来,安泰新能源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国际化布局,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拓展深耕海外新兴市场。
目前,安泰新能源在全球六大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搭建起全球八大服务与交付中心并连成一个闭环,使得各个网点相辅相成,以数字化工具搭建协同工作平台,最终完成跨国合作和项目管理的无缝链接,实现7×24小时高质量的整体交付服务效率。
今年,安泰新能源全球布局再上新台阶。其西班牙子公司扩大规模,在马德里著名西班牙广场(Plaza de España)附近的独立楼层建立新办公场所,开拓新的市场;同时其海外分公司与中东工业巨头巴赫拉电气(Bahra Electric)签署协议,双方就在沙特阿拉伯吉达成立合资公司和工厂的意向达成一致,将联手在中东地区打造一座先进的光伏智能制造工厂,为当地提供太阳能跟踪系统的产品和服务,该项目计划2025年实现年产能8GW的目标,2026年达到15GW,2027年达到24GW,未来将成为安泰新能源全球首个海外合资生产基地。
此外,安泰新能源还与亚洲领先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承包商Enter Enginner签署470MW跟踪支架太阳能项目协议,该项目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建成后预计每年可输送约60160万千瓦时清洁电力,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60万吨,能够有效推动当地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建设。
通过对欧洲、亚洲等本地服务团队的不断扩充,安泰新能源还持续深化与合作伙伴的对接联系,着力提供更多优质产品,进一步增强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为国际新能源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作为‘数智化光伏支架和系统解决方案专家’,安泰新能源将在‘撑起绿能世界’的使命愿景下,持续深化在欧洲、亚洲、南美洲等市场的布局,积极探索和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应用,不断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黄仕塔说道。
创新服务 勇奏强音
“国家这几年一直提倡‘工匠精神’,为企业提供了税收、用地、资金等发展要素保障和支持,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单项冠军发展之路。我们积极响应号召,在转型升级、扩产提能上花了很多心思,公司集全力推进的二、三期项目就是对标世界级工厂而建。”黄仕塔说道。
2019年,安泰新能源在长泰经济开发区官山工业园区新建厂房,打造光伏支架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240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分三期建设完成。目前一期完工投产,二期尚在加速建设中,主要建设研发厂房、办公楼、物流中心、宿舍楼等,预计今年年底可竣工投产。建成后安泰新能源数智化光伏支架产业园不仅拥有独立的熔铸、挤压、氧化、喷涂、精加工等生产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其跟踪支架产能可达15GW/年,固定支架产能达10GW/年。
如何走得更远?服务型制造的新模式、新业态引起公司管理决策层的关注。“我们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入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通过打造数字化与智能化服务平台,实现制造全要素全过程服务增值。”安泰新能源项目部经理陈桂琴表示,安泰新能源服务型制造在典型定制化服务模式基础上延伸拓展出了“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模式,自2020年起已为100多家高端客户多批次个性化定制了多回转电气联动跟踪支架,在提高支架的可靠性与运行寿命的同时进行远程运维与监控,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企业服务客户,政府服务企业。长泰经济开发区内现有包括安泰新能源在内700多家企业,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企业,长泰不仅成立工作专班一对一指导,还通过每月组织开展主题丰富的企业家沙龙、为中小企业免费提供数字化诊断等服务,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设备落后,就技改;成本高,就完善产业链,合力压缩成本……锚定新能源这个主业,长泰用有限的资金资源、人才力量和管理精力专注做好服务本土优质企业这件事情,用最专业的技术做到成本最低、质量最好,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依托安泰新能源,长泰经济开发区还积极做好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引进,探索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招商过程当中,我们注重补链强链,为企业发展壮大做好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引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长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戴聪华说。
“长泰的优质服务给了我们创新发展的底气和勇气。未来我们将不断推进企业IPO进程,持续研发和改进产品,深耕我们的‘最强大脑’,更好地服务客户,希望在3-5年间让公司的营业规模能够突破30亿元。”谈及未来发展,黄仕塔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