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7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7版:教育周刊

今年市两会,“人工智能”成高频热词,引起广泛热议。去年9月,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首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打造高精尖学科建设新范式——

从“0”到“1” AI学科“半年考”

漳职院人工智能课堂 本报记者 陈慧慧 摄

今年漳州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智改数转网联”让传统产业焕发新动能,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氢能、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等。

去年漳州出台政策激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明确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毫无疑问,作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就业前景广阔,人才缺口较大。因此,去年9月,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漳首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吸引众多学子关注,成为学校热门专业,目前专业学生达100多人。

一个学期过去,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授课体系建设情况如何?学生是否学有所获?日前,记者进行采访。

修炼专业“内功”

打造高水平授课“天团”

在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课堂上——这厢,一辆工业风小车机器人正不断修正路径、驱动轮毂定位。借助遥控端,操作者即可通过录像查看运行情况;那厢,通过电脑后台编程,机械设备就可操作工厂零件分拣……讲台下,这群人工智能专业的“小萌新”瞪圆了好奇的眼睛,引颈观看,欢呼声不断,提问也频频:“这是如何做到的?”“目前它在市场有哪些应用?”……事实上,在人工智能课堂上,像这样思维碰撞的场面还有很多,同学们激荡思维,常常擦出跨学科交融的“小火花”。

更多的疑问集中在这样的前沿技术,怎样才能将理论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

“我们主要培养专业具备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能的专门人才。”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平台办公室负责人、人工智能学科带头人蔡振华博士介绍,目前学校开设的人工智能专业,设有移动Web App开发、程序设计基础、高等数学、Python应用开发、无人机导论、人工智能数据服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VR应用开发基础、机器人控制技术等,实现了多学科贯通融合,“这些课程学科交叉、相辅相成,我们在设置技能技术主线学科的同时,也会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零进行学科建设,需要搭建软硬件基础,更需要高水平授课“天团”加持,才能实现学科从“0”到“1”的跃迁,为学生创造更多可能。蔡振华说,为开设好人工智能专业,学校特聘多名人工智能专家,由硕博教师组成授课“天团”,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专业指导,着力强化师资保障,夯实专业支撑,“因地制宜”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不难发现,近年来人工智能作为一项高新技术,正深刻改变着漳州各行各业发展。为服务本地发展,学校人工智能专业在课程设置也因地制宜,根据漳州地方特色“依体量衣”。

“在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漳州部分工厂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依旧较低,存在较大的科技人才缺口。”蔡振华说,教师团队立足漳州地方特色,通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服务漳州工业、农业发展需求,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市场深度契合。未来,毕业生可在漳投入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开发与测试、数据处理、系统运维、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等岗位。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基于兴趣和就业前景

为何选择人工智能专业?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学校人工智能专业首届学生的回答:基于对新技术的兴趣有之,看准未来发展前景亦有之。

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叶敏辉在入学前就接触过不少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基于对高新技术的兴趣,他选择了这门新兴的学科。叶敏辉说,第一学期,除了一些英语、思政等公共基础课程,学生们接触了人工智能基础、移动应用开发、程序设计基础等专业课程,“问题驱动、循序善诱、环环相扣的授课方式,让每一次课程都像是打开一扇通向未来科技世界的窗户。”叶敏辉说,从算法逻辑到编程实践,确实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去消化理解,但面对新技术、新挑战也拥有攻克难题的成就感。

就业市场的火热行情让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热度持续攀升。记者在相关招聘网站上看到,目前相关领域企业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量持续走高,在漳州一些热门岗位的月薪甚至过万元。

人工智能广泛的应用背景和广阔的就业前景,是学校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张文杰选择这门新专业的理由。“从市场需求来看,人工智能专业的就业方向包括科研、医疗保健、金融、零售、交通等多个领域,无疑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发展领域。”张文杰深知,人工智能虽然是热门专业,也需要持续打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未来,他打算参加专升本考试,进入更高学府深造更精尖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技术。

⊙本报记者 陈慧慧

通 讯 员 苏家进 林雅妮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