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5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6版:健康周刊

中医教你应对“难言之隐”

许耿鸿 诏安县总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福建省名中医叶玲学术经验继承人。擅长甲状腺、乳腺、阑尾、疝气等普通外科常见疾病诊疗,专长于痔疮、肛瘘、肛裂、直肠黏膜脱垂、便秘等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微创手术。

冬天气候寒冷干燥,不少人会发现自己的排便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便秘问题变得更加普遍。在中医肛肠科的视角下,冬季便秘不仅与季节变化有关,更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及体质状况密切相关。本文将从中医视角,谈如何预防冬季便秘。

中医认为,冬季便秘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饮食不当: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人们往往偏好油腻、辛辣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肠燥便秘。

2.运动减少:冬季气温冷,人们容易产生困倦感,运动量减少,肠蠕动变慢,进一步加重便秘。

3.上火:冬季空气干燥,人体易上火,表现为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

4.情志因素:情志不遂、郁而化火,导致心肝火旺,也可能引发便秘。

5.脾虚:脾虚患者往往饮食减少、腹胀,冬季气候干燥,更易出现便秘。

中医强调“治未病”,预防冬季便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麦片、糙米、玉米、红薯、芹菜、菠菜等。补充水分:冬季气候干燥,人体皮肤每天蒸发的水分增多,应适当增加饮水量,保持体内水分充足。调理体质:根据体质不同,选择适合的食材。例如,体寒者可适当食用胡椒、茴香等温性食物;心理压力大者可食用柑橘类水果。

2.适量运动:冬季运动应以温和为主,如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津液外泄。久坐不动者,应每隔1—2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或进行简单的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

3.调节情绪:中医认为,情志因素与便秘密切相关。因此,应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身体的影响。

4.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做到定时排便。

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1.持续便秘:每周排便少于3次,且持续时间长。

2.排便困难:排便时伴有疼痛、出血等症状。

3.伴随症状:如腹痛、发热、呕吐等。

4.体重下降:无明显原因体重明显下降。

就医时,患者应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饮食习惯、运动情况、排便习惯以及伴随症状,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冬季便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通过中医方法的调理和预防,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同时,患者也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