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看完《哪吒之魔童闹海》,我的心好似被温柔地触动,久久沉浸在那奇幻又温暖的故事里。这部动画不仅带来欢笑与感动,更是一本家庭教育宝典,围绕尊重和榜样两大主题,为我的育儿之路点亮明灯。”漳州市实验小学六年(10)班张杨晴的妈妈杨琳说。
在杨琳看来,哪吒一出生就被冠上“魔童”之名,遭受众人的排斥。但李靖夫妇却用无私的爱,为哪吒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这让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孩子,她热爱唱歌,即便音乐基础薄弱、从未接受专业训练,我依然尊重她的兴趣。我鼓励她在家多展歌喉,还陪着她勇敢地参加合唱团选拔。渐渐地,她在音乐之路上不断进步,还在省市比赛中获奖。从她的身上,我深切领悟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教育不该被成绩这把狭隘的标尺所束缚。”如今,许多家长盲目追求高分,给孩子堆砌大量辅导班课程,却忘了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这样的做法只会压抑孩子的天性,阻碍他们自由探索世界。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电影里,殷夫人即便身负重任、战甲染血,也不忘陪哪吒踢毽子,用行动诠释着母亲的爱与陪伴;李靖更是愿意舍命换哪吒生机,展现出如山般的担当。平日里,杨琳和孩子爸爸会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让阅读的氛围弥漫整个家庭,取代那些喧嚣的短视频。周末,杨琳和家人常常带着孩子去图书馆参加读书分享会。在那里,他们一起探讨书中的世界,感受文字背后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书籍的热爱愈发深厚,对原著的理解也更加透彻。
每个孩子都像哪吒一样,怀揣着无限可能,也会面临外界的质疑与挑战。教育的意义,不是打磨出毫无瑕疵的“完美小孩”,而是守护住他们内心那股破土而出、对抗风雨的勇气。
☉本报记者 苏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