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3版:健康周刊

长泰区:“师带徒”搭建人才成长“快车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专家周衡(左二)在长泰参加巡回医疗活动 (资料图片)

近日,长泰区总医院召开北京、上海高层次医疗专家赴长泰区开展“师带徒”工作一周年总结汇报会,交流学习经验,检阅跟师成果。

2023年10月,长泰区开展北京、上海—漳州长泰区高层次医疗专家“师带徒”活动。这一年,长泰区举行了“师带徒”拜师、“名医工作室”签约仪式,搭建人才成长“快车道”,打造了名医“师带徒”长泰样板。

一年多来,长泰区医疗水平显著提升,医生医技精进,科研水平提升,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果。

名师带徒

医疗水平全面提升

“师带徒”活动,让长泰区的骨干医师受到了“一对一”的名师辅导。

一年多来,通过“上级帮、自己找、专家荐”三种渠道,长泰区医院先后有29名骨干医师分别与29位专家完成了拜师仪式,建立“师带徒”关系,京沪名医专家为本地医师传帮带教。

名师带的不仅是一位高徒,面对其他医师的请教,他们也倾囊相授。青年医生跟着名医专家参与新技术、新项目,骨干医师学习京沪名医专家先进经验,长泰区医院各学科实现了专科建设和科研项目的全新突破。

骨科协同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攻关”颈椎病课题,参与福建省骨感染、骨缺损临床研究;口腔科和内分泌科合作,与三甲医院开展跨地域课题研究;急诊科主任陈焕平参与《中国老年心肺复苏急诊专家共识》等国家级医学论文编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正式开科,被遴选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泌尿外科诊疗水平显著提升,被遴选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

除了理论水平的提升,京沪名医专家还帮助长泰区医院突破医疗技术难关。

一年多来,部分徒弟跟随名医到北京进修,学习前沿技术;参加多项国家级学术活动,开拓新的诊疗思路。部分徒弟通过线上与名医请教,搭起患者与名医专家之间的桥梁。

一年多来,长泰区医院填补了腰椎穿刺等8项技术空白,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等薄弱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建成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各1个。

名医坐诊

高端资源精准嫁接

“师带徒”活动,也让专家来到长泰,爱上长泰。

以“周末导师”的方式,专家团队利用周末时间定期来到长泰,开展坐诊、查房、手术及带教。一年多来,长泰区医院先后签约成立21个名医工作室,柔性引进医疗团队6支。“北京、上海拥有高端医疗资源,专家号往往‘一号难求’,如今在长泰,基本每周都有大城市的专家来坐诊,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这些名医的诊疗服务。”长泰区卫健局局长郑小兴说。

专家来到长泰,下沉到乡村。长泰区多次组织医疗专家开展义诊活动,专家们发挥专长为乡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长泰区医院组建巡回医疗队定期进村入户开展巡回医疗,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的主任医师周衡主动参与,和徒弟一起共同为村里老人义诊。

专家来到长泰,带来更多高端医疗资源。2024年11月15日至17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长泰区召开,全国骨伤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民族医药在骨伤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一年多来,长泰共成功举办全国性医学类学术年会2场,吸引了200多名高层次医疗专家汇聚长泰,长泰的“名医朋友圈”越来越大。

一年多来,专家共来长泰106次、授课32次、带教查房67次、病例讨论116例、手术63例。各专家团队累计接待群众1500余人次,全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创名科名院

完善机制做强品牌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乘着“师带徒”的东风,长泰区的目标是进一步完善机制、做强品牌。

一年多来,长泰区加强考核激励,建立“基础任务+竞赛激励”考评机制。实行区总院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将名医专家工作任务、业绩成果与徒弟业务能力提升、医院学科发展以及挂钩院领导个人业绩相挂钩,激发师徒双向内生动力,营造比学赶超、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长泰区积极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全力构建了党委、政府、医生老师、拜师徒弟、社会力量四方协同发力的工作机制。同时,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医疗与科技人才公益基金,专项用于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让名医专家感受到长泰的“温度”。

2025年,长泰区将深化拓展“师带徒”活动,进一步加深与京沪名医名院的联系合作,以“名医带名科、名科创名院”,在人才培养、医院管理、学科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加速提升。郑小兴表示,下一步,将以区医院新建工程建成投用为契机,发挥京沪名医品牌效应和“师带徒”的传帮带作用,让“家门口看名医”惠及更多的漳州百姓。

⊙本报记者 林昕蓉

通 讯 员 林丽鸿 张跃龙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