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附中 八年(12)班 严芮彤
楼道间又响起了沉重的脚步声。
“咚——咚——”
绣花鞋底重重落在钢制的楼梯上,犹如敲响了教堂的大钟,声音在小小的楼梯间四处碰撞。
最后一声鼓气似的涌进单元楼的每一角。不一会儿便引来了大家嬉戏似的嘲笑:
“看!跛脚婆来了!”
跛脚阿婆是我们楼下的邻居,靠卖早餐为生,天生有缺陷的她,不仅生活困难,在邻里之间也不受欢迎。
畸形臃肿的右脚让她的行动十分艰难,每落下一步,那沉重的响声便扩散开来,身子剧烈晃动。一高一低,一深一浅,节奏紊乱,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拉扯着,在地面上划出一道道蜿蜒的轨道,如同电影《釜山行》里的丧尸一样。小区内流传了许多关于跛脚阿婆的恐怖传说,无论真假,人们便对她更加排斥了。
上了高年级,可以留在家吃饭的时间自然而然地就少了。尽管学校附近的早餐店本就屈指可数,但同学们像说好了似的都不到她那不起眼的小店去。这样,阿婆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但,总有那几个例外。
身为班里为数不多的志愿者,早到的重担便落在了我的身上。心情多么急切,现实就多么落魄,空无一人的校门口,只有蠕动的胃在大声抗议。正当我左右为难之时,远处的几点星火让我重新燃起希望,但又把我拽到了深深的谷底。
那是阿婆的店。
她佝偻的背影所带来的负重感,压迫着我的神经,此时我正置身于一场暴风雨的中心,摇摇欲坠,只好硬着头皮去“扬帆”。
一大笼热气腾腾的包子端到了面前,顾不得烫嘴,我便狼吞虎咽了起来,只想快点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慢点吃,不急。”
一阵熟悉而又陌生的关切从我身边传来,是跛脚阿婆。
愣神间,我不得不重新打量起这个别人口中的“怪物”。
洗得发白的围裙,打满补丁的内衬,同她那梳理得一丝不乱的头发,在尽力坚守着她自己的体面。简陋的小摊铺被擦拭得光亮可鉴,甚至连锈迹都成了上面的点缀。新鲜的包子馒头摆在最上面,扑面而来的蒸汽诉说着阿婆每天的起早贪黑。一排蒸笼紧密相连,高低错落,排列在灶台上,宛如鳞次栉比的房屋,静静构筑起烟火气息浓郁的“美味小镇”。连木制的小桌,也细心地铺上了粉白相间的格子布。
接过阿婆递来的纸巾,看着她那温和的面庞,我不禁遐想,她真的是人们所说的“怪物”吗?厨房内忙碌的身影映在地面上,此时此刻,我只看到了一个慈祥的老人,一位为生活奋斗的普通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而如今,知更鸟要冲出牢笼,阿婆要翻越这座山,她要用最美好的姿态,予生活以热忱,予生活以奋斗。
(指导老师:顾世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