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怡婧 通讯员 陈玉玲 文/供图)4月3日,福建漳州岱山国家粮食储备库(以下简称“岱山粮库”)二期(下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据悉,在该项目设计阶段,漳州市发改委和漳龙集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赴现场调研,针对粮库屋顶承重、用电负荷匹配等关键技术难点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建设过程中,该项目通过优化光伏组件排布方案,创新采用轻量化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在确保粮库仓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装机容量达1.37兆瓦,年发电量预计达150万度,并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满足10万吨储备粮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的用电需求。此外,该项目还充分贯彻绿色、节能、高效理念,有效利用清洁能源。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用量约493.5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195.9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8.69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13.05吨,为绿色储粮、减少大气污染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次岱山粮库二期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落地实施,标志着漳州市发改委、漳龙集团在“光伏+粮食产业”的创新实践中,以及《“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与《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方案(试行)》的协同推进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