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候取车时,如果有可以休息的地方就好了。”“雨天取车可以提供便民雨伞吗?”……面对市民在停车、取车时遇到的问题,自去年6月起,金盾集团权属企业金盾智慧停车集团便对我市多处停车楼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增设一系列便民服务设施。据悉,目前由金盾智慧停车集团管理的主城区8座停车楼中,已有西街、瑞京、芝山、新华、新浦、前锋等6座停车楼增设了爱心专座、饮水茶桶、婴儿推车、便民轮椅、应急药箱、共享雨伞等便民服务设施。
近日,记者在市区西街停车楼看到,场内便民服务设施十分完善。“该停车楼因毗邻市医院,日均进车量突破650辆次,较其他停车楼更为繁忙。为满足就诊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求,我们增设了这批便民设施。”西街停车楼负责人付加明介绍,“饮水茶桶、雨伞、爱心专座、便民轮椅的使用频率比较高。我们还有小推车可以帮忙搬运行李。如车主需要使用这些设施,只需简单登记联系方式就可以了。”
“下阶段,我们将根据一线停车项目点既有条件,因地制宜增补爱心专座、便民轮椅、共享雨伞、应急维修联系等常用的便民服务设施,完善车场充电桩基础设施,缓解车主‘里程焦虑’。”漳州智慧停车管理有限公司漳州古城片区负责人黄金色补充道。据悉,下一步,金盾智慧停车集团计划在漳州古城区域停车楼全面推广便民设施建设,其他停车楼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增设人性化服务项目,进一步优化市民与车主的出行体验。
不仅如此,金盾智慧停车集团目前已优化完善智慧停车平台软件运维多项需求,实现了对停车泊位的实时监测和动态调度,使车主能更加快速寻找空余的停车泊位。同时,集团通过便捷的线上预缴费模式,让车辆离场更加高效、快速、便捷。
据了解,金盾智慧停车集团还实行差异化减免政策,对各类车辆执行相应减免措施。如新能源汽车24小时内首次停放免收2小时(含)车辆停放服务费,2024年新能源车免费停放超330万车次;对省残联登记在册残疾人专用车辆予以执行免费停放,登记车辆共计3.4万辆;对相关部门执行任务的车辆予以免费停放。
从“单一功能”到“多元服务”,停车楼的便民升级折射出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当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冰冷的建筑便有了温度,城市的幸福感也在这一个个细节中悄然生长。
■本报记者 王心如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