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海区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深化制度建设,强化“品牌创建”引领,以科学管理推动检察业务高质量发展,涌现出最高检个人一等功获得者、第五届福建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林毅,“全省最美女检察官”张小芬,“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检察官”林坚毅等先进典型,先后获得“一星级全省青年文明号”、第一届全省检察机关“一院一品”最佳典型事例等市级以上集体表彰40次,获市级以上个人表彰115人次。
党建引领 筑牢忠诚底色
走进龙海区检察院,荣誉室里“全国检察机关优秀短视频创作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等荣誉整齐摆放。亮眼的荣誉背后,是全体龙海检察人以政治铸魂、以理论固本的坚实足迹。
“最高检工作报告强调‘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该院第一党支部书记在“周一夜学夜读夜会”活动中带领干警研读报告原文,这样的学习场景已成常态。运用“三会一课”制度深化理论武装,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开展线上研习,组织干警前往本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教育……龙海区检察院构建起“理论+实践”双轨并行的学习体系。
理论之花在实践沃土中结出硕果。该院创新推出的“龙江检察之声”广播栏目入选全省检察宣传工作典型事例,制作的法治宣传短视频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办理的10个案件获评省级、国家级典型案例,工作经验多次得到上级检察院肯定并推广。
品牌创建 激活业务动能
龙海区检察院注重在融合深度上做文章,依托优势、找准定位、整合资源、集合力量、聚合效能,积极打造特色品牌,以品牌创建激活业务动能。
九龙江入海口,一株株红树林树苗在滩涂上迎风摇曳。这是龙海区检察院联合区法院、林业等部门打造的“蓝碳司法生态修复示范基地”,也是该院特色品牌之一——生态检察品牌的创新实践。在办理的非法采矿案中,该院创新“公益诉讼+生态检察”模式,督促违法者缴纳生态修复金175万余元,用于红树林种植和滩涂治理。
砥砺耕耘硕果丰。除了打造生态检察品牌,龙海区检察院还聚焦服务大局,围绕民生保障、高质效办案等重要工作部署要求,积极打造“小红蕾”“龙江检察之声”等品牌,从各部门选优配强干警参与创建工作,将品牌创建融入岗位目标、部门工作重点,同步部署推进,引导干警以“求极致”精神服务高质量发展,以高质效履职擦亮特色品牌。如与辖区内的4个公安分局、海警工作站成立5个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对刑事案件实行繁简分流,使轻微案件快侦快办、疑难案件精办细办,相关工作经验做法多次获推广转发。针对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创新设立“小红蕾”家庭教育指导站,助力涉案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该品牌入选“2024年度漳州市妇女儿童维权优秀工作品牌”。
机制护航 提升履职质效
科学管理的生命力在于制度支撑。龙海区检察院构建起“提素增能+制度保障”双轮驱动体系,让规范理念深度融入司法办案全链条。
“通过监控视频可以看到,孙某的放火行为导致多辆电动车及多处店面被烧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构成放火罪……”近日,龙海区检察院办理的孙某放火案获评“全省检察机关2024年度刑事检察优秀示范庭”。这是自最高检提出“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以来,该院获评的第十个省级以上典型案例。
近年来,该院以打造专业办案团队为切入点,制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组建“专业型”“创新型”“综合型”三个学习小组,以先进典型张小芬、林毅、郑智伟等为组长,依托“青年干警讲堂”平台,通过“先进带新进”“检察官教检察官”的方式加强学习,重点聚焦重大疑难案件、新型犯罪案件、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司法解释等进行深度研讨,全面提升党员干警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服务群众的过硬本领,先后有6名干警获得漳州市“优秀公诉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等荣誉。
翻开龙海区检察院的《工作制度汇编》,50余项管理制度构建起规范化办案的“四梁八柱”。从《检察官绩效考核办法》到《检察人员八小时外行为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每一项制度都是干警行动的指南,规范做事办案已成为他们的行动自觉。这份对制度的坚守,让龙海区检察院连续3届9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该院被福建省总工会评为“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被漳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行业星级示范窗口”。
⊙本报记者 王琳雅
通 讯 员 颜丽月
郑晓静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