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社会

法治护航: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检”动力

◀巡回讲堂

▲为企业经营者送“法治套餐”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3年以来,漳州市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省委、市委部署,深化“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全力投身“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系列活动,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以法治之力护航营商环境,以检察智慧破解发展难题。

守初心,司法为民护企行

“运用法治力量服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漳州市检察机关始终将案件质量视为核心,紧盯涉企案件办理,以高质量履职守护企业合法权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活力。

在打击涉企犯罪上,检察机关始终坚持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侵害企业权益的行为“零容忍”。2023年1月,福建某钢铁公司的炼钢车间内发生一场因生产炉内硫含量超标、炉温异常升高而引起的生产停炉事故。经过调查,正是因为作为冶炼原材料的废钢压块包含场地泥巴、黑色粉末等杂质引发该起事故,而涉案废钢压块共有136个。公安机关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韩某某。然而在审查逮捕阶段,韩某某认罪态度差,辩称仅有其中一批42个为自己所售,也不肯供出其他同案犯。为让韩某某的辩解不攻自破,芗城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经过实地勘查、委托专业鉴定,最终搜集全部证据。在铁证面前,韩某某最终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同时检察官继续深挖,引导侦查锁定另外三名同案犯,成功追诉遗漏罪犯。最终,韩某某等四人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刑并处罚金。案件办结后,检察机关还针对企业管理漏洞,制发检察建议、开展法治授课,助力企业完善内部治理,规范经营。

平等保护的理念,在检察办案中一以贯之。漳州市检察机关持续践行对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平等保护原则,落实同责同罪同罚。2023年以来,共起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560人。在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推进中,检察机关聚焦打击网络敲诈勒索、滋扰企业经营的涉黑恶犯罪,助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同时,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市场监管局携手,深化知识产权检察“3+3”综合保护模式,开展“检小知”巡回讲堂,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09人,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漳州市检察机关联合公安机关清理涉企刑事“积案”,帮助企业“松绑、减负”。开展“空壳公司”打击治理、“断卡行动”关联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专项监督,共起诉涉“空壳公司”案件49人,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有力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强监督,检察建议促治理

漳州市检察机关深化法律监督职能,巧用检察建议这一“利器”,精准发力推动行业系统治理,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源头活水。

漳浦县检察院以办理“鱼泡网”招工诈骗案为契机,直击建筑行业用工乱象。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李某甲为首的恶势力犯罪集团借“鱼泡网”招工信息,流窜作案11起,以“软暴力”强索费用14万余元,严重扰乱行业秩序,2023年12月,该集团成员被依法判刑。办案过程中,检察官发现建筑行业工地普遍存在劳务实名制落实不力、招工流程混乱、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等问题。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为打破“个案频发”背后的治理难题,漳浦县检察院走访12家涉案企业、召开3次职能部门座谈会,梳理出5类共性问题。2024年1月,漳浦县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提出强化法治宣讲、加强实名制管理、联合执法检查三项举措。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行动,住建局组织200余名项目负责人参加专题培训,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开展“拉网式”排查。如今,企业招工通过实名系统核验,有效减少了“碰瓷式”务工现象。

涉企案件办理中,漳州市检察机关深化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全方位维护企业权益。从刑民交叉案件摸排线索,成功办理28件虚假诉讼监督案件,涉案虚增金额222.13多万元,有力捍卫了司法公正。开展行政检察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探索涉企行政处罚协同监督机制,确保行政处罚“过罚相当”。发出181件涉营商环境督促履职行政检察建议,行政机关全部回复、采纳并整改。

重服务,下沉一线解企忧

法治服务不仅要“坐堂问诊”,更要“上门巡诊”。漳州市检察机关主动下沉资源,构建“中心+站点”立体化服务网络。

在漳州金峰经济开发区服务中心,检察院、司法局、工商联及金峰开发区相关职能部门组成服务专班,在社区设立“护企服务点”。同时,联合区工商联在各行业协会就近设立“服务联络站点”,让企业诉求的收集、办理、反馈高效便捷。在这里,针对不同产业领域,专班还会定期推出专场法治咨询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法治解决方案。

机制创新联动,凝聚发展合力。“府检联动”是漳州法治护航的“金名片”。2024年,漳州市检察机关与市政府建立全省首个市级“府检联动”机制,明确11个领域38项措施。在金融安全领域,联合公安、人行等12家单位打击洗钱犯罪,起诉9人,守牢经济安全底线;涉台服务方面,创设“一室多员”机制,聘任176名台胞担任检察联络员,设立台胞台企权益保护基地,相关经验获国台办推广。

从打击涉企犯罪为企业筑牢安全防线,到巧用检察建议推动行业系统治理;从下沉一线为企业“上门巡诊”排忧解难,到创新机制凝聚法治护航强大合力……一个个铁案彰显正义,一份份建议撬动治理,一次次服务温暖企心。

在深化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道路上,漳州市检察机关将继续以更强担当筑牢法治屏障,以更实举措纾解企业之困,以更深融合激发创新动能,让法治成为漳州营商环境最硬核的竞争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检”动力。

☉本报记者 王琳雅

通 讯 员 赵文华 李奕凡 文/供图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