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边角地变身网红打卡地,闲置的厂房里传出电商主播的带货声,百年古塔旁建起了智慧停车场……近年来,银塘办事处用“农文旅+商圈”的双轮驱动战略探索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这个曾经的传统农业乡镇脱胎换骨,从“一产独秀”升级为“三产协同”,从“空心村落”蜕变成“活力新城”。
农文旅融合 注入发展新活力
在白石社区的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300亩中草药种植基地宛如紫色海洋,游客穿梭其间参加研学活动,亲手制作艾草香囊。
“真没想到自家地头能长出‘金疙瘩’!”王大姐是白石社区村民,自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落地后,她便将家里的土地承包给了产业园,自己也在园区里工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她给笔者算了笔增收账:“土地租金从每亩40元涨到400元,农闲时在研学基地做保洁,一年能挣4万多。”在白石社区,随着像王大姐这样“租金+薪金”双增收的村民已达300余人。
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一个占地2800亩的田园综合体,既打造和合养生营基地,发展“闽艾”产业,与艾灸专家范长伟成立“艾灸学社”,以“艾”传“爱”;又培育公石松种植产业,引导农民在传统果树树荫下种植中草药;此外,还建设东南亚风格、创意鸟巢等温泉酒店,配套环园观光小火车、主题营地、科幻森林等儿童乐园,饲养羊驼、梅花鹿等特色旅游项目,吸纳了500多人成为企业员工,增加农民务工收入2000多万元。2024年,园区接待游客突破45万人次,带动周边12个村集体增收230万元,实现了“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
在银塘办事处东北角的真应岩景区,宋代古塔在修缮一新后焕发光彩。“我们采用‘修旧如旧’的工艺,用传统工艺修复塔身裂缝,还在周边增设了AR导览系统。”据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未来,景区将进一步解读这座千年古塔文旅融合的“流量密码”,与周边景区串联成线,形成“探古迹—赏美景—品美食”的特色旅游线路。
商圈经济
激活消费新动能
暮色降临,银塘美食城霓虹闪烁,长泰肉丸、长泰盐水鸡的香气弥漫街头。
返乡创业的“90后”小伙正忙着招呼客人:“我们主打长泰特色小吃,活动吸引了很多人来,最近日均营业额多了好几千元。”“全闽乐购”美食嘉年华促消费活动暨长泰银塘广场美食城开街仪式共吸引了15000名游客和当地居民参与,销售额超200000元,开街活动线上直播累计20万人次观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个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已吸引了42家特色商户入驻。通过引入“智慧商圈”管理系统,消费者可实时查看停车位、排队情况等信息,夜间客流较改造前增长60%。“现在喝完咖啡、吃完饭还能看露天电影、逛市集,周末根本不用往城里跑!”住在298青年城的黄女士感叹道。
在银塘数字经济产业园,32家本土企业正上演着“云端突围”。山外山贸易公司的直播间里,主播小林对着镜头展示银塘大米:“这是用古法耕种的有机米,点击下方链接下单,今晚就能发货。”依托“产供销一体化”平台,该公司2024年实现线上销售额2100万元,带动周边120户农户增收。
更令人欣喜的是,部分“银塘优品”已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溯源,让本地的百香果等特色农产品身价倍增,入驻盒马鲜生、元初食品等。
产城融合
描绘生活新图景
“现在道路拓宽了,排水也不堵了,送完孩子还能顺路买菜,比以前方便多了。”共同社区居民胡海北指着焕然一新的银塘路感慨。
这条曾因流动摊贩堵塞的“堵心路”,经过路面拓宽、户纳管建设、雨污分流改造后,彻底破解困扰了农场十多年的银塘路圆盘逢雨必涝的问题。
目前,银塘办事处已全线打通银翔路、银通路、顺和路和西十一路,建成双向六车道的“五横五纵”路网框架;对农荣、共明、共同、东厝4个片区进行户纳管建设,有效解决了辖区雨污管道错接混接问题,并聘请专业环境科技公司对工业园区主干道进行管道清淤及检测,解决了3.2万居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困扰。
此外,长泰区医院新建工程项目也进入关键的收尾阶段。目前,工人们正加紧进行内部装修。“新院区的建成将有效缓解一直困扰周边群众的‘看病难、住院难’等问题,极大地改善就医环境,下个月就能投入使用。”副院长杨朝福介绍道。
不仅如此,银塘办事处还科学统筹银塘广场周边资源,引进新城东海鲜城,满足辖区企业商务接待需求;打造松霖298青年城,融入咖啡厅、餐厅、健身房、图书室、户外电影等,并设置交流活动室、创业孵化室、成果展示厅、多功能路演厅等,满足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交流研讨的需求,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办公食宿和娱乐健身场所,聚集更多高端人才和人气;此外,还引进长泰职业技术学校,构建建筑产业集中区等,带来人气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保障,弥补餐饮、住宿等三产短板,完善产业配套。“现在看病方便了,孩子上学近了,晚上散步有地方去了,咱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居民张大姐自豪地说道。
银塘办事处的实践给出了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解:当古老的农耕文明遇见现代产业思维,当沉寂的乡村空间拥抱创新业态,迸发出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火花,更是百姓心中升腾的幸福感。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产城人”融合的协奏曲,正在奏响更加壮美的乡村振兴乐章。
⊙王宇鹏 谢小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