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又是归侨抗日女英雄李林牺牲85周年、诞辰110周年。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4月下旬至5月上旬,漳州市组织开展了“寻访李林红色足迹”主题采访活动。
活动于4月26日启动,分省内、省外两个阶段进行。活动中,由媒体记者、党史专家组成的采访团,走进漳州龙海、芗城、高新区,厦门集美,山西朔州,上海静安等地,追寻英雄的成长和革命足迹,礼赞她短暂而光辉的一生。5月9日,随着最后一站上海行程的结束,本次活动圆满收官。
李林原名李秀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归侨抗日女英雄,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的贞德”。
此次活动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红色追寻。从漳州的“家园岁月”到厦门集美中学的“青春觉醒”,从上海爱国女中的“投笔从戎”到山西朔州的“驰骋疆场”,采访团通过走访实地、考证史料、采访专家,全景式还原了李林从归侨爱国学子到抗日巾帼英雄的光辉一生。漳州侨史研究专家郑来发表示,李林是从漳州走出去的民族女英雄,她属于漳州,更属于全中国,她的精神是跨越时空的宝贵财富。朔州市塞北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聂鹏慧动情地说:“英雄的血脉连接着闽南与塞北,我们将永远铭记她的牺牲,从她的英雄壮举中汲取奋进力量。”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李林烈士虽已牺牲85载,但她的事迹和精神依然闪耀着光芒。李林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为新时代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了榜样,激励大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此次活动不仅是对英雄的深情礼赞,更是一次全民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通过全媒体报道,采访团将李林的事迹广泛传播,引领广大干部群众铭记烽火岁月,传承英雄之魂,从红色基因中不断汲取“红色力量”,将爱党爱国热情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本报记者 邱丹燕 蔡楠楠
本版图片由 本报记者 李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