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沈小琴)5月16日上午,漳州市阳光学校会议厅内掌声阵阵,暖意融融。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 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主题的漳州市第35个全国助残日主场活动在此举行。
启动仪式上,来自学校艺术团的11名孩子走上舞台,为现场观众带来了舞蹈《灯火里的中国》。观众席上,舞蹈老师蔡小欢正用手势传递音乐节拍,指导听障学生完成动作。演出不过5分钟,却是孩子们耗时1年,用几百次不间断的练习换来的结果。“他们需要比健全儿童付出更多努力。”蔡小欢说道。
在当天的活动中,学生们还带来了AI视频创作、沙画表演,以及无人机编队飞行和机器人智能互动等项目演示。
本次活动由漳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漳州市教育局主办,漳州市阳光学校承办。活动现场同步设置非遗体验区、文化展板、美食市集等板块,学生可参与剪纸、竹编、木版年画拓印等技艺实践,品味闽南特色小吃。
近年来,漳州市持续完善助残惠残政策体系,从社会保障、康复救助、就业帮扶到特殊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切实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漳州市阳光学校校长黄博表示,为助力学生掌握立足社会的专业技能,学校在高中阶段就引入职业教育,今年学校还将新建烹饪专用室、创客教室等,引入3D打印机和激光雕刻机等设备,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路径。此外,学校还计划与漳州一职校合作,成立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基地,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职业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