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8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2版:综合

从AI导览到VR水下考古,漳州市博物馆持续推动智慧化建设——

以“科技”为钥联通古今

AI讲解员“漳小鱼”用闽南语为访客送上博物馆之旅的第一声问候,数字化投影技术重现宋元时期的月港码头,一部手机即可定制专属游览路线畅游全馆……这些新鲜的体验在漳州市博物馆内,每日都在发生。

今年“五一”假期,漳州市博物馆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成为漳州文旅新地标。值“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市博物馆,探访智慧化建设如何让沉睡的文物在数字浪潮中苏醒,让观者突破展柜触摸历史的温度。

打开“微漳博”小程序,预约、导览、讲解、反馈等功能一应俱全。无论是行前规划,还是现场探寻镇馆之宝,“微漳博”都能助力游客轻松游览,甚至足不出户开启“云游”模式。这正是市博物馆智慧化建设中“智慧服务”的生动写照。

如今,漳州市博物馆迎来了AI讲解员,让更加个性化的智慧服务成为可能。“你好,漳小鱼!请为我推荐几件馆内的重要文物。”通过人工智能导览机,游客可以随时随地向AI导览助手“漳小鱼”提出问题,与“漳小鱼”进行实时互动。人工智能导览问答支持四种语言,精选了229件展品,融合语音、文字、图片和3D视频等多种形式讲解,对馆内情况与展品信息了如指掌,可以精准对接观众的兴趣与偏好,实现智能导览的全面升级。“它就像一个只为我服务的讲解员,能实时解答我的各种问题。”来自山西的游客徐先生感慨道。

在智能导览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改造提升后的“碧海云帆——漳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厅。“探秘圣杯屿元代古沉船”VR体验游戏前排起了长队。在游戏内,观众可以扮演水下考古工作人员,沉浸式体验从驾驶考古船、穿戴装备、遗址清理到水下发掘文物的全过程。

漳州市博物馆办公室主任熊立状介绍,海丝厅是馆内最受欢迎的展厅之一,VR互动展项高峰期需排队体验。这一结论源自展厅的“智慧大脑”——实时采集游客动线、停留时长等信息的大数据中心。

这座“智慧大脑”正在升级博物馆运营模式。通过展厅热度分析,博物馆开发出《海丝贸易》《探秘圣杯屿》等相关研学课程;依据文物互动数据进行文物热度分析,所设计的“素三彩摩羯形瓷盖盒”文创衍生品销售火爆;监测到库房湿度异常后,及时添置设备实现文物保护最佳环境。“从‘以文物为中心’转向‘以观众为中心’,智慧系统让服务全流程升级。”馆长李海梅表示,观众从预约到沉浸体验,再到反馈均可线上完成。漳州市博物馆内,当历史文化需要以更轻盈的姿态进入现代生活,科技就是那连接古今的密钥。

据了解,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漳州市博物馆将开展“天下云长——关帝文化特展”“公益鉴宝活动”“博物馆奇妙夜——探秘漳州海丝直播活动”等一系列精彩活动。你准备好用新姿势打开博物馆了吗?

⊙本报记者 黄天航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