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2版:综合

华安县碧溪村:党群共治绘就宜居画卷

初夏的华安县碧溪村,1.1公里沥青主干道蜿蜒穿过白墙彩绘的农家庭院,碧云宫前生态景观池碧波荡漾,700米仿竹篱笆围起的小公园里孩童嬉戏。这个近2000人的闽南传统村落,正以一场“破旧立新”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现从“脏乱差”到“清绿美”的蜕变。

曾经的碧溪村,旧村部危房占据村口黄金地段,节假日返乡车辆常因无处停放堵塞村道;碧云宫前池塘漂浮陈年垃圾,浑浊水体与“碧溪”之名形成刺眼反差;1.1公里主干道沿线裸房斑驳、沟渠淤塞,成为村民心头之痛。

2024年起,村“两委”以“拆”破局:拆除矗立50年的旧村部危房,硬化改造出1200平方米停车场;今年初投入150万元实施道路“白改黑”同步净化沟渠、彩绘裸房墙面,配套布置700米仿竹生态篱笆,将田园诗意注入日常生活。针对村民反映强烈的黑臭池塘,党员带头自筹30万元,清运5.8吨淤泥垃圾、疏通3条沟渠,拆除周边14处违建养殖池,让两处池塘重现碧波,也为后续建设腾出空间。

在破旧立新的基础上,碧溪村建立起网格管理机制。全村划分为三大片区、八个小网格,定区域、定责任,进一步明确包保范围及职责。不少老党员积极走在前、作表率,主动参与集中清理。今年以来已发动党员干部100余人次,开展集中清理10余次,拆除违建3处。

在日常管护中,乡村治理积分制与“红黑榜”的创新结合,形成“不做不积分、做了就积分、多做多积分、做错扣积分”的激励机制。每周的集中检查评比中,“最美家庭”称号激发着村民的荣誉感,房前屋后逐渐成为展示居家美学的舞台。

“治理要像绣花,针脚越密越持久。”村支书杨阳海指着仿竹篱笆介绍,施工时连砖块颜色都特意调配成与地面同色系,打造整体的美观。在日常评比、入户宣传时也鼓励村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家房前屋后扫干净、摆整齐,比干净整洁,比美观宜居。

“接下来要在保持成效上下功夫,让碧水清溪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名片。”眼见着村容村貌大变样了,村民们逐渐有了主人翁意识,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高涨,杨阳海的话道出共同心声,唯有持之以恒,才能守护好这张生态名片。

☉李小星 黄建和 陈秋萍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