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教育周刊

如何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

读者:在孩子有小错误时,如何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

漳州市芗城实验小学教师林艳回复:在孩子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每一次错误都有积极的意义。家长可以尝试培养孩子养成“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的思维模式。在东京奥运会的平衡木决赛中,中国选手管晨辰因失误几乎跌落器械,却在0.3秒内调整姿态完成整套动作,最终摘得金牌。这种逆境中的快速复原力,正是逆商的核心体现。而家庭教育正是塑造逆商的关键场域。所以当孩子打翻牛奶、考试失利或与同伴冲突时,作为家长的反应将直接影响孩子面对挫折的心理发育。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呢?第一,设置“错误博物馆”,升级语言系统。家长可在家中设置“错误博物馆”,收集全家人的失误案例:父亲烧焦的煎蛋、母亲算错的账单、孩子拼错的乐高,用实物证明错误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同时要升级家庭语言系统,当孩子数学题连续三次计算出错,不要说“你怎么总犯同样的错误”,而是引导其观察:“这三个错误之间有没有共同规律?这可能是个重要发现。”孩子在这样的理解和支持下,可以更积极地面对错误。让学习更有效,也能提升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第二,要给孩子足够的爱、信任和尊重,充实孩子的情感储备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是给予力量的重要源泉。所以,家长要常问自己,是否让孩子感受到了足够的爱?在孩子心目中,爸爸妈妈是最重要、有魅力、能在关键时刻给他们爱和力量的大人。比如当孩子因比赛失利哭泣时,家长要引导孩子找到原因,积极想出解决方法。先带其进行“感官聚焦”:可以说出看到的5种颜色、触摸的4种材质、听到的3种声音,通过生理调节平复情绪,给其足够的安慰,等情绪平稳后,再加大前行的马力,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

第三,做好孩子坚实的后盾,为他们保驾护航。当孩子沮丧地说“我永远学不好数学”,就引导其回忆过去成功的解题经历,比如,“上周那道应用题你也说过类似的话,但后来不是解出来了吗?”鼓励永远是一道给孩子自信心的营养餐;再如,当孩子竞选失利,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这次没选上班长,说明我们需要改进竞选策略,而不是‘大家都不喜欢我’。”这样挫折就不会泛化,为前进的方向射进一道光芒。

第四,常常进行“情感银行”存储,利用上学放学的边角时间创造“专属对话时间”。不评价不指导,只是倾听并复述孩子的感受,比如,“你当时一定很着急。”“我明白你的感受。”“情感账户”的充足储备,是孩子敢于面对挫折的安全垫。家长还可以用榜样故事重构,重点强调榜样人物应对困难时的过程而非成功结果,如:爱迪生实验中的127种错误材料记录等故事,在家庭中建立滋养逆商的沃土,给孩子建造一个充满爱的、支持的、包容的环境。

为了避免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因错误而出现“无助感”,家长应引导孩子在面对错误时不过分内耗、不沉浸纠结于负面情绪,让孩子致力于如何解决问题,做一个“输得起”的人,这样人生就会变得很豁达。

☉本报记者 苏水梅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