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8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2版:综合

常山开发区将侨兴广场改建成侨区百姓大舞台

演什么 群众自己定

连日来,每天夜幕降临的时候,常山开发区居民李阿姨都会带上便携式音响,邀请三五个好姐妹,来到侨区百姓大舞台,开启登台演唱时刻。“这个舞台建成投用后,就成了我们广大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李阿姨说道。

侨区百姓大舞台的前身是侨兴广场。2024年8月,常山开发区以“文化聚侨”破题,投入7万多元,对侨兴广场进行优化改造。经过半年多的精心改建,原本普通的广场空间变身为舞台面积120平方米、观众席面积500平方米的侨区百姓大舞台。

该舞台不仅兼具演出、交流、联谊功能,也成为侨乡文化展示的新窗口、侨胞情感交流的新纽带。

“这个新舞台很受欢迎,投用后至今,民间社会团体自发组织了文艺汇演、东南亚歌舞秀、闽南语歌手赛等活动10多场,新舞台已成为侨乡文化的‘活力磁场’。”常山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黄志斌介绍道,这里不仅可以满足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期间举办文体活动的需要,平时更是广大侨民展示文艺才能的好去处,大家通过文化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彼此间的情谊。

当地还鼓励民间文艺骨干、文化能人和海内外侨胞侨属投身大舞台,自己当“主角”,自编、自排、自演节目,想看什么就演什么,以此激发更多人对侨乡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的热爱,助力文旅事业繁荣发展。

除了线下活动,该舞台还借助新媒体扩大辐射力。常山开发区归侨侨眷联谊会以及部分自媒体账号通过直播或录播等方式,多次在此开展线上联欢活动,并邀请港澳和海外侨胞在“云端”参与。该舞台投用至今,已举办侨主题文化活动12场,吸引超2000名侨胞参与,其中线上互动占比近三成。这座看似普通的舞台,如今已成为当地深化侨务工作、凝聚海内外侨胞情感的重要载体。

随着时日推移,侨区百姓大舞台的辐射力还在进一步扩大。接下来,在百姓大舞台周边将增设“侨乡记忆”展示走廊,通过老照片、侨批(华侨家书)、归国华侨口述历史等珍贵资料,立体展现回国侨胞在常山、在祖国的奋斗历程。同时,“1953年旧场部”大楼将打造成侨胞“议事厅”“乡音室”,为海内外侨亲提供共商侨务、共谋发展的交流平台。

“侨区百姓大舞台的建设绝不仅仅是一个文化设施的简单增设,更是我们侨务工作‘接地气、聚人心’的生动实践。”常山开发区分管领导告诉笔者,站在圆形的舞台中央可以看到,地板砖的铺设形状是个“同心圆”的图案,层层叠叠的圆弧以舞台为中心向外扩散,象征着文化的力量源源不断地从这个舞台出发,辐射到五湖四海的侨胞心中。“希望通过这个舞台,画出团结海内外侨胞的最大同心圆,让这里真正成为侨胞们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黄志亮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