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许意斌)正值荔枝丰收时节,在主产区漳浦,一位果农在自媒体平台上关于荔枝销售难的“吐槽”,引来县委书记陈爱棋的关注。经过紧锣密鼓的调研,县委书记向果农作出“决不让一颗荔枝烂在树上”的承诺。全县上下总动员,短短几天时间,近4万吨荔枝销路有了着落。
漳浦是农业大县,荔枝种植面积近5万亩。今年是荔枝丰产“大年”,由于销路不畅、物流成本高等因素,累累硕果却成了果农“甜蜜的烦恼”。6月22日,漳浦县赤土乡水头村果农林秀珠在自家果园里拍下一段抖音视频。视频中,她感叹:“荔枝红满枝,人工采摘贵,运出去更贵,烂在枝头可咋办?”没想到,第二天,陈爱棋便带着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林秀珠的果园。“成本多少?”“收购价多少?”“最难的是什么?”……果农焦灼的期盼,干部急切的心情,在互动交流中迅速化作明晰的对策。
荔枝园里“一声哨响”,全县干部闻令而动。县委县政府连续召开三场专题座谈会,一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迅速打出。“两个专班”全力为荔枝产销保驾护航:镇村两级成立购销专班,向社会公布购销热线电话;县委办牵头4部门成立监督专班,对购销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维护果农合法权益;交通运输部门开辟“绿色通道”,降低物流成本;税务部门上门服务,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巡查,严厉打击恶意压价、拖欠果款等行为;农业农村部门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保障;农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为企业、果农提供融资便利……
在县委县政府号召下,一大批民营企业家也挺身而出,主动加入了这场“荔枝保卫战”。达川、绿泉、神味、新润、品伊等5家本地食品企业明确表态,提高收购份额,尽收全县荔枝。随后,32个收购点在绥安、盘陀、石榴、旧镇、赤土、赤岭等荔枝产区全面铺开,满载荔枝的货车排成长龙……不到一周时间,5家食品企业已收购荔枝近万吨,收购价也从原来的每斤0.8元提升到1.2元,品相好的精品果能卖到2元左右。福建绿泉食品公司董事长林文雄表示:“我们要应收尽收,决不让乡亲的汗水白流!”
线上电商销售同样捷报频传。本地知名网红纷纷走进果园直播带货,仅6月27日一天,电商渠道就销售荔枝16.5万斤,环比增长200%。
销路解决了,果农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林秀珠很快又发了一条视频。她拿着刚摘下的荔枝笑着说:“干部这么给力,企业这么支持,大家一定有信心卖好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