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日渐临近,不少人都忙着清空年假。但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刷了一年的信用卡,在经历“618”“双十一”“双十二”等购物狂欢后,也累积了不少积分。如果你觉得这些积分有如鸡肋,将其抛诸脑后,那么你将可能错失一笔隐形的资产。
一大波积分即将入账
为提升用户获得感,增强客户黏性,不少银行都有积分奖励政策。可别小看了银行给的积分,这些积分不仅能抵扣信用卡年费、兑换礼品,还能换里程出门看世界。不少尝到积分甜头的小伙伴,都热衷于参与活动收割积分。近期,为鼓励消费刷卡支付,众多银行密集推出积分活动,一大波积分也即将飞入持卡人的手中。
刚过去不久的“双十二”,金融圈可谓热闹非凡。凭借着百万爆品、给力银联价,银联携手40万商户推出的“全民回报节”实力圈粉,掀起了一场银行系“双十二”购物狂欢。作为这场狂欢盛宴的重头戏之一,银行百倍积分活动横空出世,进行积分大放送。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在内的十余家银行参与此次活动。用户通过各行活动指定方式进行消费支付,即可获得对应倍数的积分。
作为“全民回报节”的拳头活动,33家线上线下商超百货5折优惠对整个活动进行实力加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银行用户积分的累积。举例而言,活动期间,银联用户在大润发消费可享5折优惠,封顶金额25元。与此同时,广发银行积分活动为100倍积分,若两个活动同时参与,根据广发银行指定操作动作在大润发消费25元,则可获得2500积分。
尽管并非每家参与活动的银行都推出百倍积分奖励,但参与活动银行给出的积分奖励还是诱人的。例如,农业银行的奖励政策为10倍积分,建设银行为20倍额外综合积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积分并非即刻到账,而是根据各银行规定细则,在一段时间内划入活动者账户,在使用方面也做了一些规定。例如,建设银行此次的积分活动细则就规定,额外奖励积分将于明年1月底之前计入客户的个人综合积分账户,并声明不可与航空联名卡、汽车卡等专项积分进行转换。
部分银行积分有效期将至
活动积分尚在途中,就无需关注账户积分信息了吗?工商银行近日发出提醒,告知该行客户通过刷卡消费等方式产生的积分有效期结束后将被清零。为此,工商银行电子商务平台融e购平台精选了近1000款商品供客户兑换,兑换最后期限为12月30日。
记者了解到,各大银行的积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交易奖励积分,一类是活动奖励积分。并且,积分也有长期有效和限期有效两种。各银行对于积分有效期的规定不尽相同。例如,招商银行的交易奖励积分永久有效,活动奖励积分则是有有效期的。此外,一些银行还会针对不同卡种区别划分有效期。例如,交通银行多数普通卡种积分有效期2年,按单笔消费产生时间进行计算,而交通银行沃尔玛联名卡等特殊卡种的积分有效期则为1年。兴业银行的积分规则则是,2010年4月1日前办的卡积分有永久有效,之后办卡的积分在主卡有效期内有效,续卡后可延续3个月有效期。
“去年通过善融平台,一分钱没花,用积分买了价值近200元的零食和日用品,从那后我就会定期留意我的积分,如果过了有效期可就浪费了。”市民王小姐告诉记者。记者另悉,招商银行目前正推出年终积分大回馈活动,12月31日前,该行用户可参与大牌抢兑活动,还有机会投注1积分抽取华为手机。
尽管各银行积分有效期不尽相同,但有很大一部分将有效期卡在了年底。2019即将过去,建议大家查询个人积分账户,及时清空即将过期的积分,将虚拟积分转化为真实价值。
多家银行调整积分规则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家银行改变积分规则。想要玩转积分,还需先了解“游戏规则”。
11月14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对各渠道积分兑换平台进行升级,升级后,原有信用卡交易积分及借记卡积分分值、价值、累计规则不变,1分信用卡交易积分及借记卡积分转换为1分个人综合积分;金融资产类尊享积分总价值不变,原有1分尊享积分调整为2500分个人综合积分。
时隔一日,汇丰银行也发布公告,宣布于明年1月3日起调整网络交易积分规则。调整后,汇丰卓越理财信用卡、汇丰生活信用卡、汇丰CP卡红卡及蓝卡、汇丰运动信用卡、汇丰东航联名信用卡、汇丰淘票票联名信用卡客户通过银联在线、支付宝、财付通、京东快捷支付完成的网络交易,获得0.5倍原始消费积分。公告一出,有汇丰信用卡持卡人大呼失望。
除了正儿八经发公告调整积分规则,记者注意到,近期还有银行“反其道而行”,进行积分年末大放送。看似南辕北辙,实则异曲同工。这家进行积分大放送的银行,积分兑换礼品门槛见长,无形中,没参与赢取积分活动的用户,积分价值也被稀释了。
含金量或降低 建议适时清空
积分激励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持卡人的用卡活跃度,不过,有关注积分的用户表示,近年来通过刷卡和参与银行活动获得积分越来越容易,但是积分的含金量似乎比以前低。“2000多积分才换一个手机壳,以前不是这个水平。”按照这位银行用户的描述,积分也“通货膨胀”了。
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一位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对方不置可否。不过,对方表示:“积分花出去才能产生价值,即使有效期还长也没必要捂着。”此外,一位银行工作人员也表示,他的习惯是过一段时间就会清空积分。
■本报记者 邹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