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2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11版:收藏

晚清银嵌青金帽正

银嵌青金帽正

⊙李晋 文/图

读到唐太宗评价名臣魏征之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我想到的不是铜镜,却是传统帽冠上的饰物——帽正,其又名“帽准”,它装点在冠帽前方中央,戴冠者能根据帽正位置随时调整帽子,使之形象不受影响。

帽正流行于明清和民国时期,常见装饰于男子方巾、帽子及女子抹额之上。明代帽正以玉质的为多,蕴含以玉比德之意,至清代时,帽正材质更为丰富,出现一部分以银为主,镶嵌玉石、翡翠、玛瑙、蜜蜡、水晶、琉璃等材料的帽正,让当时的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件清代银嵌青金帽正的得来算是意外之喜。藏友赵云主藏钱币,我得知本地北郊小镇有一老铜匠有五十多斤铜板要出售,就带他去买了下来。回家后,赵云在清理蛇皮袋里的铜板时,发现了袋底的这件帽正,就送给了我,原本灰蒙蒙的帽正经我用纱布擦拭后,露出了本来的“美貌”,我深感与之有缘。

从形象来看,帽正似乎为海棠造型,线条优美流畅。其高2.6厘米,宽3.9厘米,左右花瓣上錾刻有鱼子纹,如满天星星般繁密,上饰有两朵凸出的桃花。帽正下方同样装点有一朵花儿,左右各一鱼尾造型。帽正上面装饰较为简洁,仅是左右鱼尾造型,正中多个小环装饰的银托上,镶嵌着圆润的青金石,青色质地中布满若干的小金点,似为洒细金的瓷青纸,显现出风雅气息。

青金石有“色相如天”,它通过“丝绸之路”从阿富汗传入中土后,深受帝王青睐,故又称作“帝青色”,被用于制作皇室文房器物及宗教祭祀用品。清中期以后,随着国门洞开,青金石被民间广泛采用,传世的一些帽正、戒面、鼻烟壶等上面皆能看到青金石。

这枚银嵌青金帽正大约是晚清之物,它工艺精良,小巧别致,保存完好,是当时某位士民使用过的帽饰,如今已无“用武之地”,然其文化价值还在,闲时与朋友欣赏把玩,定能生出无限的人生乐趣。

闽南日报网址:www.zznews.cn 管理员信箱:mnrbjsb@163.com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内容纠错:0596—2598915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07-2008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