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7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10版:文化走廊

⊙郑通和

挏(dòng):推引,撞击。《说文·手部》:“挏,推引也。”段玉裁注:“推,各本作扌雝。”王筠句读:“盖撞挏之器重,须两手抱之,故曰扌雝。须往来推引,故曰引也。”清赵翼《同北墅漱田观西洋乐器》:“连挏椌楬底,频擽鉏铻脊。”

本地闽南话,“挏”(lonɡ阴入),义同。如:“你挏门做哪回儿?”

按王筠句读所说,因这推、撞的器物重,须两手抱着,然后前后推动而使撞击。这和寺庙里的撞钟一样。

不过,本地话中,所用器具并不都是重而大,如用细棍子等也行。且上下撞击也可叫“挏”(lonɡ阴去)。如:“你下底直头挏,挏有也无?换我挏觇看啊。”

从词义上看,当同“撞”,但“撞”音乖,“挏”则音近,因此,本地话,应以“挏”为本字。

又“挏”,方言。自上掷下。章炳麟《新方言·释言》:“福州谓自上掷下曰挏。”

本地闽南话,“挏”(lonɡ阳平),义同。如:“伊井里救人,你无凑脚手,还挏石头落井里,要害死两个人,盖枭獍啊!”

这一义的“挏”,也常用于双手将条状物自上而下地直放落下来。如“你将竹篙儿挏落来楼脚”。

在本地话中,“挏”用法有所扩大,这属于词义的扩大。

闽南日报网址:www.zznews.cn 管理员信箱:mnrbjsb@163.com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内容纠错:0596—2598915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07-2008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