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买预售票四注意
旅游产品预售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不少压抑不住出游冲动的市民纷纷下手抄底。不过,购买预售产品还是要擦亮双眼,别被低价牵着鼻子走,忘记了规避风险。
1.关注退改政策。何种情况下可以退款、退款的折数是多少、退款到账时长是多长,这些和钱密切相关的条例,一定要认真查阅。最好是购买可以无理由全额退款的产品。
2.关注使用时效和使用者的限制信息。记者观察到,大多数平台给出的预售产品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但也有不少仅限至6月30日前,有的强调节假日、法定节日不可兑换,因此购买时要确定好自己是否有可能在约定时限内使用。最好购买不限使用者的预售票,这样即使自己用不上,还能转让给亲戚朋友。
3.购票平台要靠谱。行业洗牌是今年旅游业界的共识,预售手段不仅大企业在用,一些濒临破产的小企业也在用。选择购买平台的时候要尽量选择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大品牌、大企业,防止预售票因企业破产、跑路而无法兑现。
4.慎选超低价产品。一件旅游产品能让利几分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值,过分低价的产品很可能在配套上有所欠缺,如低价酒店兑换券很可能不含早餐、接驳车、叫醒等增值服务,甚至还会有隐形消费,购买前切记要和商家确认包含哪些服务。 ■本报记者 张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