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学生在家用手机上网课,这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据悉,已有多名学生被骗。福建晋江一名女生不仅被骗光了压岁钱,还刷走父亲16万多元。石家庄12岁男孩趁着上网课用家长手机给娱乐主播打赏5万多元,还有学生利用上网机会打游戏。
当前,各地学校都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停课不停学”,以在线教育方式授课。然而,对学生来说,在家上网课比传统课堂学习需要具备更强的自律性。上网课必须靠电脑或智能手机来完成。平时,由于家长看管较严,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接触手机的机会较少,但上网课期间学生几乎每天必须使用电脑或手机。于是,孩子们究竟在用手机干什么,既需要老师“隔空”检查,也需要孩子身边的家长用心监督。
对中小学生进行在线教育,是在疫情防控形势下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而如何避免孩子上网课变成利用网络娱乐甚至被骗钱财,这既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网络服务提供商和网络直播的监管力度,提升青少年模式在互联网应用中的覆盖率,还需要加强价值观、消费观、人生观教育。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课堂教学还是在线教学,形式变了,实质并没有改变,都是教师在“传道授业”,就是说,其中既有传授知识的部分,也有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内容。而有学生利用上网课之便,打赏主播、打游戏甚至被骗钱财,又恰恰说明补上“价值观”这一课的至关重要性;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在线教育才不至于跑偏。
对此,老师的线上提醒和家长的线下嘱咐一个都不能少。家长在把电脑或手机交给孩子前,一定要告知其该做什么,什么不能做,尤其是家长自己的银行账户密码,不能轻易告诉孩子。打好预防针,才能避免学生玩心太重而偏离学习正轨,或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进而上当受骗。
■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