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特别的毕业季逐渐接近尾声,很多应届毕业生通过“云签约”定下了工作。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青年的职业选择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些工作表面看着光鲜,可发展空间不大,一些工作看似不那么“高大上”,但能锻炼人、发展空间大,这类工作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
(7月2日《中国青年报》)
一份网络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青年在找工作的时候更看重“里子”,而不太看重“面子”。这份调查的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年轻人就业观念上的一种变化。换句话说,和以前相比现在的年轻人在找工作的时候,已经变得更加务实、成熟和理性。这一变化意味着年轻人职业摸索期的缩短,职业黄金期的延长。因此,对于劳动者个人和各个单位、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一件好事。
所谓工作的“里子”,主要包括薪资、兴趣、个人职业发展前景等比较务实的东西,而“面子”,则主要指的是所在的行业是否具有较高的美誉度,职业和岗位是不是光鲜亮丽,即通俗意义上的“好工作”。不可否认的是,以前很多年轻人在求职就业的时候,确实把“面子”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也就是比较在乎身边人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看法。
找工作过于看重“面子”有很多弊端。比如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可能待遇不低,也很体面,但却不是自己喜欢的,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也不相符,缺乏成长空间。假以时日,和那些在找工作更加注重“里子”的同龄人相比,找工作看“面子”的年轻人就会在工作上出现明显的差距。
年轻人找工作重“里子”轻“面子”,说明年轻人在求职就业的时候更加成熟和理性,也更加看重自身的价值和遵从内心的喜好,不再受到外界看法的左右。年轻人找工作看重“里子”,所从事职业与个人各方面的匹配度也就更高,有利于个人未来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年轻人职业观念的变化,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用人单位要努力优化工作岗位,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更大的成长空间。如此,才能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热情,不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