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踩电动平衡车,不需要双手控制,靠重心的移动就能实现加速、减速和转向……近年来,这种拉风的出行方式在孩子中十分流行,在小区、公园里,不时可以看到电动平衡车的身影,而“玩家”也多为青少年。但日前,中消协发出消费警示称,电动平衡车产品不属于儿童玩具,不建议年龄较小的孩子使用,这一警示向广大家长敲响了警钟。
电动平衡车销售市场如何?有何安全隐患?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市场:
电动平衡车缺乏安全警示
近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以“电动平衡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上万种相关产品跳出来,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而电动平衡车的销售宣传多是以青少年甚至儿童为骑行者。记者随意点进其中一家旗舰店看到,仅一款电动平衡车的月销量就达上万件,“买家秀”的描述中,电动平衡车多是家长送给小孩的礼物。记者翻看了此商品的详情介绍,介绍中没有任何如年龄限制、骑行规范等安全警示,取而代之的是“安全”“拉风”“易上手”等吸引消费者购买的介绍。
在龙文区万达广场一家销售平衡车的商店,记者看到,商家卖的平衡车有大型、小型,带扶杆及没扶杆之分,车辆价格在2000到3000元不等。店员表示,此类平衡车为代步工具,依据续航能力大小分为大型、小型。
“电动平衡车销量特别好,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只要腿长超过平衡车的高度就能骑行。”据该商家介绍,一般七八岁小孩的身高就能骑行此电动平衡车,这类平衡车最高时速可达18公里,最大承重可达85公斤。而当记者询问是否需要佩戴护具时,店员表示在店里试骑需要佩戴,买回家也建议顾客佩戴护具,但他接触到的绝大部分顾客都不买护具。
家长:
误以为电动平衡车是玩具
记者就“是否会给孩子使用电动平衡车?”这一问题,采访了多位家长,大部分家长表示,电动平衡车是玩具,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及平衡感,会给小孩使用;仅有一小部分家长觉得电动平衡车很危险,不会给小孩使用。
市民张丽珍认为,现在电动平衡车已经成了小孩子的标配,“儿子很多同学都有电动平衡车,小孩也吵着要,我也给他买了一辆。”她告诉记者,电动平衡车很便捷,可以直接骑到家里,外出也方便携带,“电动平衡车速度不快,要多让孩子尝试不同的事物,多锻炼他的胆量。”
市民周来发在儿子七岁生日时,给他买了一辆电动平衡车作为生日礼物。小朋友不久就学会了骑行,虽然刚开始摔倒过几次,但好在速度不快,而且有护膝、头盔等护具的保护,并没有受伤,“小朋友总会有磕磕碰碰,倒不担心骑电动平衡车有什么危险。”周来发说。
市民李先生的小孩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告诉记者,去年他的小孩在外骑行电动平衡车时,因为正好是下坡,速度比较快,刹车不及时,失去重心,摔倒在地,导致右手骨折,休养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恢复正常。从那之后,李先生再也不敢让小孩骑行电动平衡车了。
中消协:
不属于儿童玩具
不建议儿童使用
电动平衡车到底安不安全?记者在网上搜索“电动平衡车事故”后发现,由平衡车酿成的惨剧时有发生。电动平衡车热销的背后,其风险却尚未引起消费者特别是广大未成年人家长的足够关注。
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健康安全,强化对电动平衡车市场监督,中消协近期发布消费警示:电动平衡车产品属性不明确,不当使用风险大,有些严重的意外事故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和生活。因此,出于安全健康考虑,不建议家长为年龄较小的孩子购买和使用。
电动平衡车在道路上行驶存在极大交通安全隐患。中消协发布警示指出,电动平衡车不是玩具、不是机动车,也不在几类非机动车的产品目录之列,而是与滑板、旱冰鞋等性质相近、功能相似,可以看作是滑行工具。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四条,行人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滑行工具”只能在封闭的小区道路和室内场馆等地方使用,违者将被处以罚款20元的处罚。目前,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武汉、成都等多地已经明确禁止电动平衡车上路。我市交警部门表示,电动平衡车无“路权”,不属于交通工具,不得上路行驶。
同时,电动平衡车的安全防护也不容忽视。消费者在每次使用电动平衡车过程中,都应佩戴好头盔、护膝、护肘、护腕等护具,以降低摔倒造成的伤害。此外,家长还应当承担监护人责任,做好看护和监督工作,对未成年人的错误驾驶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
■本报记者 张江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