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8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收藏

也说砚的收藏

⊙毛周林 文 弘艺 图

老砚台

作为一个毛笔书法的痴迷者,由于长期接触到砚台,久而久之,我便开始了解砚的历史,慢慢收藏起砚来,至今我已经收藏到大大小小的砚五十多个。收藏久了,才发现原来砚在历史上有多种叫法:

一、砚瓦。俗称瓦头砚,又叫瓦砚。秦汉时用的建筑瓦当,多采用澄泥制成的,后来被人们改制成砚。唐代吴融《古砚瓦赋》曰:“无谓乎柔而无别,土埏而为瓦,无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

二、砚池。有一种砚的形状是凹形,称作砚池。砚池,是指在砚的一端,有一个蓄水池,为研墨加水方便而设的,大小不定,深浅不等,据石的形状而定。晋代傅玄《砚赋》云:“芦方圆已定形,锻金铁而为池。”

三、陶泓。唐代韩愈《毛颖传》中称砚为陶泓。唐宋时代,石砚已普遍,但开采困难,制作条件受限制,相比较而言,陶砚便于制作,陶泓专指砖瓦砚。

四、砚山。依石头的天然形状凿为砚,刻石为山,所以叫做砚山。明代高谦《遵生八戕》曰:“砚山始自米南宫,以南唐宝石为之,图载《辍耕录》,后即效之。”

五、墨海。一般称大的砚台,也有称为海砚的。墨海也指大墨盆。湍翟灏《通俗编》曰:“今书大字用墨多,则以瓦盆磨之,谓其盆曰:墨海。”宋代程俱《谢人惠砚》诗:“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

六、陶砚。陶砚是瓦砚、澄泥砚、泥砚、砚瓦的统称。有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三足有盖,还刻有山形、龟形等,并刻有花纹,制作精美,形象生动,活泼可爱。

七、墨盘。是一般比较浅的砚台的俗称,通俗指像是盘子状的较大型砚台。

八、墨池。一般特指小的砚台。即大砚称“海”,小砚称“池” ,也有把墨盒称为墨池的。

九、石君。宋代苏东坡曾为婺源龙尾山“罗文砚”(歙砚一品种),写过一篇《万石君罗文传》传记。说:“罗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隐龙尾山。”并说“罗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封“万石君”。清代王继香的《七星砚铭》曰:“北斗啖啖孕石君,繁忙上腾昌斯文。”

十、墨田。“墨田”是耕耘的意思,研墨如耕田。

十一、徐公。专指鲁砚中的“徐公砚”。书法家舒同,曾为此砚题词曰:“美哉徐公。”不知道的,可能认为“徐公”是指人,实则为砚台的俗称。

十二、石友。古人特别珍惜“情”,读书人都把书斋中的各种珍品,以友相看,所以砚被俗称为石友。宋代王炎有诗曰:“剡溪束楮生,歙穴会石友。”“楮生”指纸,“石友”指砚。广而传之,众人皆称砚为石友。

十三、墨侯。唐代文嵩以砚拟人,曾作《即墨侯石虚中传》,称砚姓石,名虚中,字居默,封“即墨侯”。 宋代王迈《除夜洗砚诗》曰:“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闽南日报网址:www.zzxww.com 管理员信箱:mnrbjsb@163.com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内容纠错:0596—2598915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