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6年,漳州一中游淑华老师参加新教师岗前培训时,当时的郑校长的一番话游淑华老师一直记在心里:“要做永久牌自行车,不能做飞鸽牌自行车。意思是让你们在教师这行要做得久做得好,而不是做一段时间就像鸽子一样飞走了。”游淑华老师将这句话深深地记在脑海里,要求自己不忘初心,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要做就要做“永久牌自行车”。
1998年夏,接受漳州市教育委员会的安排,游淑华老师作为市级骨干教师与其他老师一起前往漳州五中进行为期三年的教学支教。彼时的漳州五中并不比如今,不大的操场、老旧的房子,还有些“缺胳膊少腿”的桌子。再糟糕的环境,教学工作仍要继续,由于五中当时的生源和一中的生源有着很大的差距,学生素质差了一大截,离开一中“大树庇护”的游淑华,虽说不是第一次当班主任,但还是要收拾心情,重新学习。游淑华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备齐不同的方案,课外多看书籍,虚心向其他更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补充班主任理论。为了将方案做实做细,游淑华还经常在课外时间去学生家中家访,帮助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那三年的支教,磨炼了我,我对教师这一份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尽自己所能,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教师的意义。”那三年在五中的时光,让游淑华找到了作为教师的意义。
2016年夏,游淑华作为ETTP(英语教师培训计划)的导师,与其他导师团共同奔赴宁夏中宁,对当地中小学英语老师进行培训。中宁的夏天十分炎热,但导师团的热情比中宁的天气更为火热,每日授课都进行紧密的筹备,从教学处理、活动安排、购买道具、准备奖品等,都经过仔细考量。导师团老师们一丝不苟的治学风格、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对于游淑华也是一种学习的财富。回忆起那年夏天在中宁的培训,游淑华感慨道:“与来自各地的老师一起共事,让我更深刻感受到,当你热爱教学,再繁琐的教学活动也会变成一件更为美好、更为纯粹的事情。”
教师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在工作中遇到不解会委屈难过,辛苦时亦有抱怨吐槽。游老师告诉记者:“老师也是平凡人,也会辛苦也会累,但对教学的热爱还是会让我们把每天的工作都做好。其实对于老师来说,把每天的工作做好就是一种进步,二十几年来,我一直记着郑校长当年讲过的那番话,要做‘永久牌自行车’,不做‘飞鸽牌自行车’。未来亦是如此。”